《櫻桃谷教室》裡有一篇文章引起我很多思考,文章題為「兔子」,講述作者兩個兒子怎樣拿著棍子去擺弄他們養的兔子。
本來像天使一樣可愛的孩子,對著無助的兔子先是一輪棍子,經責備制止以後,停一會兒,然後由輕拍到踹一腳,接著用紅蘿蔔戳,又用生菜蒙眼,繼而大呼小叫,把可憐的兔子嚇得不住呼氣。
當作者要責備孩子的時候,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是同樣的殘忍無情。馬克小時候跟友伴最喜歡玩的遊戲──扔浮魚──其實跟兒子擺弄兔子一樣,都是沒來由的虐待甚至虐殺無助無辜的小動物。他們隨便在河中撈起任何一尾小魚兒,然後看著牠怎樣由順暢呼吸到苦苦掙扎,直至痛苦抽動,三十秒後才把小魚兒扔回水中,任由牠自生自滅。
從孩子的惡行,馬克聯想到當時發生在科羅拉多州校園槍擊事件,而我則想到早一陣鬧得沸沸騰騰的校園欺凌事件。前者牽涉人命看來比較嚴重,後者則有家長輕描淡寫地說「不過玩耍罷了」,大有「何必如此緊張?」之意。
馬克的結論是,孩子天性中的殘忍是拔不掉的,慈悲是一生的修行。我就覺得,孩子的惡行其實是反映成年人欠缺反省,大家都習慣把責任推到學校、家庭和社會,卻極少從人性陰暗面入手進行反省去幫助孩子。
如果大家明白,人性中的陰暗面,譬如殘忍、嫉妒、貪婪、自私......,單憑個人修行,斷不可修成正果。因為我們心靈雖然願意,肉體卻很軟弱。成年人首要責任是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幫助他們尋找堅固信仰並且一生努力追尋,才有望結出仁愛、和平、恩慈的果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妙『筆』可言」全港基督教小學徵文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