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證明甚麼?


2387 期(2010 年 5 月 23 日)
◎ 問道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有一次和朋友到馬灣方舟旅行,他們說方舟是神話故事,沒可能把世上所有生物帶進方舟。但最近讀報得知發現了方舟殘骸,如果屬實,那就證明聖經是真實的,這對傳福音有很大幫助,你同意我的看法嗎?

  不少信徒和非信徒對這類發現的困惑,是為甚麼這樣重要的考古工作,總是由一些有心但外行的人士來策畫和執行;而所發現的結果,亦鮮有邀請具學術地位和經驗的學者或機構作進一步的鑑證確認,更甚少聽到這些發現在有份量的學術期刊發表。就是那聲稱經過炭-14化驗的木頭樣本,亦似乎未曾公開過有關的具體資料。

  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信仰群體必須跟學術機構建立監察制衡的機制,以確保所聲稱的事實具客觀的誠信。否則,就難免蒙上一層可疑的陰影。

  在過去,聖經學者及考古學家對這類鬨鬧大都一笑置之、不予置評,免得反而造成宣傳的效果。但現在,他們卻憂慮他們的緘默或許對整個考古學領域的信譽造成損害,叫人分不出考古研究跟「奪寶奇兵」或「達文西密碼」到底有甚麼分別。

  佐治華盛頓大學的考古學者艾力克林(Eric Cline)指出:「就因為你在北極找到純鹿的骸骨,並不等於你證明了聖誕老人的存在;同樣,就因為你找到一條船,亦不等於你證明了洪水。而就這個事例來說,國際挪亞方舟事工甚至尚未證明他們找到一條船!他們找到了木塊。在土耳其的一個山頭找到木頭的結構,並不等於你找到了挪亞的方舟。」

  「方舟事工」明言:「尋找方舟對我們來說,希望為罪、為義、為審判,領人早日信主,達致傳福音效果。」但這傳福音的執著和熱誠,對於認真的科學探究卻不一定有好處。

  克林解釋:「如果我們(學者)找到些甚麼,我們會按著它本身的特質去衡量它的價值,而不是很快就跳到我們已經找到我們所要的結論。...... 這不是說我們這些專業的考古學者比他們更為精湛或優良,而是我們受過訓練,將我們的科學跟我們的信念分開來處理。」

  而我要繼續問的是,就是找到了挪亞的方舟,那又證明了甚麼?或許可以證明《創世記》有關方舟的記載並沒有胡扯,卻沒有證明在方舟上是否也包括北極熊和華南虎,那次毀滅性的大水所影響的具體範圍,更遑論「證明」有關創造的論述或救贖的計畫。畢竟,當《創世記》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的時候,我們所認識的人類根本還未曾存在。這樣,誰又有條件和能力,去論說或證明這個先於他們而存在的世界呢?

  我想說的只是:有關天地的來由以及生命的意義這類前科學(pre-scientific)及形而上(metaphysical)問題,是屬於哲學和啟示的範疇;考古和科學確實有它們重要的貢獻,只是在它們範圍以外的,就不要勉強它們去證明了罷。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