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這恩賜


2712 期(2016 年 8 月 14 日)
◎ 各司其職 ◎ 志仁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意識形態這東西有其威力的一面,而其最大的殺傷性是當人有某一種意識形態而不自覺時,就非常危險。因為在不知不覺之間,意識形態會驅使我們不斷鼓動自己將想得到的東西拿到手,直至出現「傾斜」的情況。香港教會無論教牧或信徒,在意識形態上比較認定的恩賜是甚麼?基本上有兩種,一是講道,二是人事及行政管理。

  講道的恩賜當然重要。客觀而言,大部分信徒每個禮拜參加兩小時崇拜,崇拜裏大部分內容如讀經、唱詩、敬拜、收奉獻、報告都有一定形式,怎樣變化都離不開基調;但講道則不同,有內容,有層次,演繹準確的會使人精神一振,生龍活虎,「堅離地」的使人沈睡不起。信徒辛勞了一個禮拜,自然想得到一些牧養、鼓勵、督責。會眾渴求一位有講道恩賜的同工,而教牧當然想得到講道的恩賜,一方面能夠為主所用,另一方面也能受到會眾愛戴。

  另外,也有一種恩賜是所有人期望的,就是管理的恩賜。現今世代,崇尚溝通合作,管理者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接受者也反映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現時在教會要辦一個營會、大旅行,常常都要學會溝通和會議,甚至乎引入了某些意識,例如一些是管理階層,一些是執行階層,這差不多就如政府的政務主任(AO)和行政主任(EO)的職務範圍般界定清楚。因此,隨之而來的後果是會議無數,檢討無數,財政預算和報告等等。這是時代的特色,虛心學習,不需要反問,只要跟着做。因此,神學院的課程也編入了不少行政管理、團隊建立、教牧自我個人成長等內容。

  我們想一想情況是不是這樣:當教會中有一至兩位教牧同工滿有講道恩賜,而另外堂主任或幾位執事善於管理事務、開會、計畫、預算等等,如果教會兼有這兩種恩賜,是不是很好,參加聚會也會較輕鬆愉快。在近二十多年,香港教會中能極速擴展堂址和信徒數目的,必定是與教牧團隊有講道恩賜和管理工作做得紥實有關。

  如果我們的意識形態建設到以上這個地步,我們一定要在這個地步打一口預防疫苗,以防走火入魔。這口預防疫苗是甚麼呢?建議這是一口「三價疫苗」,要問三個問題以防生病:一是我們的意識形態是上帝的使命為中心,還是我們的成就為中心;二是我們期望這些信徒成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還是我們教會的會友;三是我們和信徒都熱衷於禱告嗎?教會運作的意識形態,是以上帝同在為基礎,上帝看着一切事工的發展、人事的轉變和原因、恩賜的分佈;看着我們是否以愛心串連一切事工和人事關係。神學訓練就是訓練同工將這種意識形態成為我們生命和事奉的基礎。每天禱告,喜愛禱告,親近上帝,都反映着我們每刻都在以上帝為中心的視野下服侍。禱告的焦點是單單看重上帝。

  今天,教會的事工必須有講道、管理和禱告三種恩賜相互結合,才會使教會健康成長。教會中有講道、管理恩賜的,我們善用他,但教會如果有善於禱告的人,我們要珍惜他。如果你是一位有禱告恩賜的信徒,勉勵你各司其職,做好禱告的職事,這對教會的健康發展太重要了。

  下期題目:以禱告和探訪為教會發展填補缺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