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行(二) :和平之牆


2920 期(2020 年 8 月 9 日)
◎ 旅遊世界基督教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第一次到北愛爾蘭具爾法斯達(Belfast)是二零零六年。震撼的,竟然在這裏仍存在接近一百幅圍牆或攔阻,隔開認同與愛爾蘭統一的人和認同與英國聯合的人的居住環境。前者主要是天主教徒,後者主要是基督徒。若將所有圍牆連在一起,它的長度有三十四公里長。柏林圍牆於一九八九年倒下和一九九八年北愛爾蘭停火協議的「受難日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但這一切沒有令在貝爾法斯達的圍牆倒下。反諷,在二零零零年後,有七幅新圍牆建成。於二零一二年,英國政府計畫於二零二三年拆卸這些圍牆。

  查實,分隔不同政治理念的圍牆早於一九二零年代已經出現,但大規模出現是跟北愛爾蘭問題(the Troubles)直接有關。一九六九年社會衝突增加,衝突雙方在自己地方築起防線。九月九日,政府為求減少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在生活上有直接衝突,宣佈在Shankill Road建圍牆分隔他們。起初,這只是延緩之計,但衝突沒有減少,圍牆愈建愈多,並以更堅固物料築成。這減少了衝突,但同時,也加深誤解,因為雙方沒有接觸機會。我曾置身在幾幅圍牆中,圍牆的高度約八米高,目的是避免雙方向對方投擲石頭和氣油彈等。此外,要穿過圍牆要經過有守衞的出入口,並搜身。這一切並不鼓勵住在圍牆兩方的人接觸。結果,他們各自成為封閉式社羣。在北愛爾蘭問題期間(1968-1998),這分隔可能是無可避免。但問題是:這三十年的分隔生活已令他們習慣了這種沒有他者的分隔生活,並覺得這是最安全。事實上,有很多居民仍對昔日衝突有很深印象,所以,推行拆卸圍牆計畫不可急。例如,Geraldine O’Kane推動青年天主教徒和基督徒一起築橋計畫,因為她相信當對方是你的朋友時,你不會向他擲石。然而,她卻成為針對目標。二零一三年,有炸彈放在她工作地方的後園。雖然調解雙方怨恨艱難重重,但推動者有很強信念,即他們不願下一代仍聽到圍牆的存在是要避免被對方襲擊的解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