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皆是日常


2928 期(2020 年 10 月 4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人過身後,醫院會發出一份文件,叫「 死因醫學證明書」(Medical Certificate of the Cause of Death),由主診醫生填寫逝者致死的原因,譬如「肝癌」、「缺血性中風」或者「腦部受撞擊」之類。而有了這份文件,死亡登記處才會發出「死亡證」。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老衰死》,是日本人寫的,第一頁劈頭就寫:「越來越多日本醫師,會在病人的死因上寫下『老衰』。」

  一般人覺得「死亡」總得有個原因,不論是「病死」、「意外死」,抑或「自殺死」,但這本書似乎要為死亡必有病因這迷思提出抗議,說死亡有時只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就如日本一位醫師長尾和宏所說:「老衰,就像一片落葉,慢慢枯萎,很美不是嗎?」

  香港正如日本,已邁進「超高齡」社會,人均預期壽命已逾八十五歲,長者如何預備自己因「老衰」而平穩死亡,不單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包括社會科學)。

  其實以前的人,老到不能吃、病到不能吃,就安然準備死亡。古代的中國人甚至為自己預備一副「壽」(即棺木),安置在家中,然後接受自己步向死亡,一切是那麼自然不過。但隨着醫學進步,加上對死亡的負面看法,竭盡所能延長壽命,彷彿看為必然。如此,因年老而吞嚥困難的人,就必須為他插上鼻胃管;不能自行呼吸的人,也為他預備人工呼吸機。而為了防止老人自拔喉管,就索性把他雙手綁起來。曾經在護老院探訪一位九十多歲的伯伯,哭着的對我說:「我又沒做壞事,為甚麼把我綁起來?」真是聞者心酸。

  幸好現時有些地方,如日本和台灣,開始像歐美澳紐等先進國家,注重長者的生活品質和生命尊嚴,尊重他們可以選擇在人生晚期以「老衰死」的方式告別塵世。事實上生命必須能體現「自主」和享有快樂方有意義;而一旦完全無法用口進食,也不為他打點滴,那兩星期內一定自然死亡。

  「老衰死」不是置長者於不顧,而是讓他們不必要承受更多更大的苦楚,反之可以平順及自然地步向人生的終結。日本和台灣有些安老院,會順應院友自己的意願,不插胃喉,不打點滴,也不會過分禁制飲食,更不把院友五花大綁,而是讓他們在平和及友善的氣氛中與家人享受共處的時刻。

  書中有句說話:「生是日常,死也是日常」。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會快樂得多。而社會及醫療制度,也當以這大前提為基礎去制訂政策,這比給予長者二元乘車優惠,造福更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