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神學生日
 探討新常態下牧養


2950 期(2021 年 3 月 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經歷社會運動及疫情,社會已進入新常態,教會也無可避免受到影響,牧養生態已明顯改變。香港神學生聯禱會已於二月二十六日,在網上舉辦「神學生日」,透過講座和工作坊,探討教會在時代處境下的牧養和信仰實踐。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教授主講「新常態下教會的危與機」,形容新常態下,全球包括香港均經濟衰退,當中長期住院人士、劏房住戶及失業者等弱勢社羣尤其困苦。此外,政府防疫措施令信徒長時間未能參與教會實體崇拜,結果網上崇拜、聚會、會議甚至上課,均成了疫情下的新常態。

  身處紛亂世代 教會遵行主道

  葉菁華教授先探討教會的本質,第一是教會既具神性亦具人性,他指教會羣體由上帝藉基督與聖靈所創造,是上帝的子民、基督的身體和聖靈的居所;但同時,教會羣體亦由蒙恩罪人組成,與其他社會團體一樣受法律規管,有權力結構、經濟需要、人事關係及其他人類社羣常出現的問題。第二,教會在宗教改革時期講求純正宣講聖道、正確施行聖禮,他直言網上崇拜無阻宣講正道,但由於網上聖餐牽涉神學問題,不少教會均未能接受此做法,故難以施行聖禮。第三,教會有其含混性,即教會雖然有神聖本質,但人的罪惡亦同時存在,故教會或牧者也會犯罪。

  隨後他指出,教會在新常態下除了面對奉獻收入減少及不穩,信徒更易出現「宗教消費主義」。他解釋,網上崇拜令信徒可選擇性地「參與」自己喜歡的崇拜環節,甚至以「逛街」心態,同時參與多間教會崇拜,又或挑選欣賞的講員才收看,自己彷彿成了消費者,而非屬於某一堂會。另外,隨着教會舉辦崇拜或活動的限制增加,過往行之有效的做法或牧養方式,現在卻面對一定風險,教牧應思考在處境下如何應對。因此,他籲教牧反思適切時代的牧養方式,並要重整事工優次和開源節流,同時要有更新的合一意識。他解釋,從前數百人參與已屬大型聚會,但現時只要於網上發放聚會內容,世界各地信徒均可參加,動輒也能接觸過千人。所以,他認為各教會應先放下宗派門戶之見,促成更多合作機會,共同牧養眾信徒。

  葉教授引述學者指,教會使命就是增進人們對上帝及鄰舍的愛,當中包括了教會的各種職事及使命。他特別提到《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至二十節,耶穌離開前吩咐要使萬民作祂的門徒,他解釋這句話之意是要信徒突破一切障礙,使所有人都成為基督的門徒。他坦言,因過往政策及歷史事件,香港操粵語的基督徒往往不太願意接納操其他語言的華人信徒,但隨着本港操普通話的人數愈來愈多,他籲教會可考慮開展更多普通話崇拜聚會,同時反思如何接納所有人成為教會的一分子。

  實踐大使命方面,葉教授認為教會要思考如何在價值紛亂、真假難分的世代中遵行主道,同時人在逆境下容易失去信心和意志,應彼此提醒耶穌應許無條件的與人同在。此外,教會亦要延續耶穌在世的使命,他稱耶穌在世時主要藉言語、行動和生命,見證天國降臨,信徒應積極效法祂。葉教授特別提到,耶穌在世時曾多次趕鬼,然而《以弗所書》六章十二至十三節記載,屬靈爭戰對象是空中掌權、擄掠綑鎖人的惡魔,牠們會使人做一些魔鬼喜歡的事情。因此他強調,信徒必須認清爭戰對象是魔鬼,而不是受魔鬼操控而做壞事的人,同時思考如何靠聖靈辨認、抵擋及驅除這些魔魅權勢。「教會要見證天國,其中一個方式是自身活出天國價值,成為天國的『示範單位』……讓人感受到世界或教會有公義、和平、喜樂。」

  

  

了解網絡特質 同行天國道路

  「神學生日」其中一個工作坊講題為「網絡牧養與信仰實踐」,由突破機構出版及媒體事工總監梁柏堅先生分享,他坦言,網絡牧養不是將實體事工搬到網上,也非只關注購買器材或投入事工的時間。梁柏堅先生分享如何理解「網絡」一詞,他認為網絡能改變人的性情和相處方式,例如生長在電視黃金時代的人,大約需要在十多分鐘內引起他們的興趣,但網絡時代卻大幅縮減至六至十五秒,如未能吸引他們便會離開。「對今日這代人,有一樣東西十分重要,到底如何短時間內『勾』着他們的心,以致他們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呢?」

  他指現今世代對知識十分好奇,網絡就如一間大型圖書館,當人感到好奇時,便能在網上搜尋到各式各樣的資訊。他提醒,鋪排知識的技巧尤其重要,以金庸連載小說及電視劇為例,每章或每集結束前均留有懸念,吸引人追看下去,明顯是經過悉心的鋪排。因此,身處資訊泛濫的年代,如何令人追看下去才是關鍵,他強調不要迷信短文就能吸引人,只有重視鋪排技巧才能令人產生興趣。他續言,網絡沒有「大台」觀念,人人都有自由及機會分享想法,教會亦應思考如何能讓更多人平等溝通。他以實體崇拜為例,講員在台上對會眾作單向宣講,好處是有利於建立信仰權威;但挑戰之處卻在於許多會眾知識水平較高,部分更曾修讀神學,單向宣講難以聆聽台下會眾對信仰的理解。

  最後,他分享對「牧養」一詞的理解,提醒不應單以教會人數增長而感到開心,而是思考如何透過牧養,從而成為討主喜悅的人。他引述《耶利米書》九章二十三至二十四節,直言不少人只停留於網上表態或炫耀財富等行為,正如經文記載智慧人為智慧誇口、勇士為勇力誇口、財主為財物誇口;惟經文提醒這些都是過眼雲煙,只有與上帝建立關係和同步,知道祂喜悅慈愛、公平和公義,才值得向人誇口。他強調,天國道路有慈愛、公平、公義,「當我牧養他人,包括自己在內,我們與羣體也一起跟隨基督,一起行天國路,這件事發生才是上帝喜聞樂見、最喜歡見到的事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