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加坡推出一系列反吸煙宣傳攻勢,希望以駭人的影像來嚇怕煙民;今年他們則改以正面的送禮獎勵計畫,來鼓勵國內煙民戒煙。」(《明報》27.4.2000)
就好像父母的角色,一時寬,一時緊,一時賞,一時罰,孩子就是這樣長大。
新加坡真是一個父母心腸的國家,以前中國人稱呼統治者為「父母官」,現在這稱號已無法立足於海峽兩岸,但遠方的南洋小島,畢竟受到華夏儒家文化洗禮,「父母官」薪火相傳,屹立不倒。
有時心想,是否黃皮膚黑頭髮的華裔人士,都是習慣了接受權威性的管治,沒有了它就坐立不安,甚至出亂子呢。汽水太甜不應喝,香口膠(口香糖)有礙觀瞻要禁,如廁後必定要沖廁(還要洗淨雙手),還有切勿抽煙,不可出版色情報章,上網要審查,大是大非的問題不容混淆視聽......。
有怎樣的人民,就有怎樣的政府。前些日子香港某大學傳出校方要嚴禁學生上課時用手提電話,學生們當然十萬個不願意,搬出冠冕堂皇的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大是大非」的東西出來,說堂堂大學生會自律云云,豈可用扣分等「低B」方法來處分。但事實上我們的大學生就是喜歡上課時鈴鈴作響,自律自律只是說出來的口號,根本就欠奉。停車時熄匙也是另一個例子,司機說不要立例不要立例,我們會自律的,但說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
人民不懂分寸,不懂自律,缺乏公德心,就惟有讓政府樣樣出頭,「父母官」代為管理一切好了。
寬寬緊緊,賞賞罰罰,你還是未戒奶的小伙子,乖乖聽話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