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專業人員往往以其專門知識與技巧應對各項工作帶來的挑戰,然而一旦壓力累積至沸點,內心的儲備大量透支,感情的決口破堤而出。畢竟人是血肉受造個體,專業不能免我們對親身經驗人與事的悲歡離合,與受眾或當事人保持專業上的距離始終知易行難 ! 完全置身事外,維持抽離,某程度是現代專業人的身分保障;但為此專業人員要付上沈重的代價:以知識技術抑制悲憫心腸。
由兩位教牧合著《耶穌哭了》(Jesus Wept) 一書,對專業(牧職包括在內) 有很好的反省。作者提倡「脆弱之道」(the way of vulnerability) 對比所謂「專業主義」,後者是仗其職分、技巧等支配一切;相反地前者卻透明地在神面前活出真誠的生活。不少人對「脆弱」存有誤解,以為此字只描述被動的一羣人,無助地受人欺負或傷害;但「脆弱」在我們字彙的真正意義是:「基於神愛的激勵,個人甘願放下保護自我的能力,存開放態度面對受傷害的可能。」
無論新聞工作者或傳道人,皆扮演信息詮釋者角色,「道」要真實地住在世人當中,除了「脆弱之道」別無選擇,傷痛就是工作召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作職業球員,就要預備在比賽中有受傷的可能;同樣作信息詮釋者,有些時候就要面對突發事件對心靈帶來震撼。當我們在其中無言以對,我們更加認識上帝與自己。「方舟」團契創辦人范尼 (Jean Vanier) 所言甚真:
「愛使我們軟弱與脆弱,因為在愛裡除去原先圍繞我們的障礙與武裝。愛容許別人觸摸我們,愛又能使我們敏銳他人。」
專業人員的脆弱,使我們對社會人士負起更大的道義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神學生講場】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