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些甚麼?學些甚麼?(上)


1976 期(2002 年 7 月 7 日)
◎ 文林 ◎ 阡陌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主日學,原本被設立時是為幫助一些因家境問題而輟學的兒童可以在禮拜日稍學習識字和閱讀,隨著義務和強逼教育的普及,主日學轉變為教導兒童學習聖經的教會部門,也有些教會的主日學只是主日崇拜的時候讓成年人可以專心崇拜的機制;但隨著華人教會漸趨成熟,主日學已發展成服務各年齡組別的基督教宗教教育部門。

  主日學顧明思義就是禮拜日學習的地方,禮拜日學習的當然就是宗教上的學習,而宗教教育的基本當然是教學聖經。另一方面,除了學習聖經外,基督徒還要學習事奉。有些教會把前者稱為主日學,由主日學部負責,把後者稱為培訓事工,另設培訓部負責;有些教會則把二者合而為一而設宗教教育部負責。

  現今已愈來愈多教會把宗教教育系統化,即宗教教育分為多少級,每一級應學習甚麼課程,有哪些是必修,有哪些是選修,每一級包括若干聖經科、事工科、教義科、生活科等。因為兒童和少年的主日學課程,坊間已有很多有系統的課本,所以一般教會著重在成青級的主日學建立自己的系統。然而,教會在建立自己的宗教教育系統的時候,是為設立系統而設立系統呢?還是根據甚麼原則和理論而定位呢?

  筆者在與一群弟兄姊妹為教會設立宗教教育課程系統時,經過一輪時間的摸索,考慮了聖經有六十六卷書,若信徒在主日學皆將每卷書查考過,當然最理想不過,但需時不菲,惟現今社會生活繁忙,信徒能維持恆常上主日學,殊不容易(有弟兄姊妹提出,初信者很有興趣上主日學,但人的耐力通常能維時三年左右,若無新的刺激,則其心志會慢慢退減),確立了一些原則:

  其一,宗教教育課程的整個系統不宜需用太長時間完成,且應在內再細分為若干階段,每階段需時兩至三年完成;完成後可頒予學員證書,以作鼓勵,並使他再有動力繼續學習;

  其二,主日學的目的乃要幫助信徒有能力和有動力自己不斷查考聖經,讓他就算因隨著家庭、工作和其他的責任日增而未能繼續上主日學時,仍會自己不斷讀經,自己學習上帝的話語(即不是餧他魚吃,而是教他自己釣魚);

  其三,主日學應以聖經科為基本,其他科目可放在較後階段,讓學員有了一定聖經基礎,才再學習事奉(指帶領性質的事奉如作團契導師,查經組長等)或學習在生活上較深思地應用聖經。

  確立原則後,我們可以定立系統中的內容,例如,要有甚麼課程、課程名稱、課程長短、整個系統要分作多少階段,每階段應為時多久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