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世界性的調查報告顯示,香港的交通費用在全球交通費用最高的城市中,排名第三(第一的是倫敦,第二是東京)。自一九九八年至今本港累積通縮超過一成,但車資並未相應下調。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表示一個普通雙職工的家庭、總月入約一萬二千元,若要過海上班,總車費佔月入百分之十五(即一千八百元),不用過海也要百分之十(即一千二百元),交通費用顯然偏高。
在連續通縮五十多個月的情況下,目前香港家庭入息中位數只是一萬元而矣,可見公共交通工具只有加價並無減價的機制,已不合時宜。政府為回應市民的減價要求,經過一年時間的研究,現擬訂一個「可加可減」的機制,並為每一間公共交通機構釐訂一條票價方程式。若將過去數年的數據套入,發現許多公共交通機構均有減價的空間,尤其陸上交通費更可下調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
政府本欲公共交通機構有長期投資的意慾,而允許賺取所謂合理利潤的豐厚回報,又容許利潤與固定資產掛鉤。
胡明添(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影音視像】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城市脈搏】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