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味的學習較持久及有效果。」這是我多年學習及與子女相處的一個體驗。我的女兒現已亭亭玉立,將進入大學攻讀音樂了,回想過去幾件童年軼事,對孩子在學習中成長頗有啟發。
小女幼稚園時開始學琴,每次我見她起勁地舞動小手彈琴時,注意力多在琴書的貼紙上!原來老師會貼上金光閃爍的貼紙作為鼓勵,女兒看到很開心;那種「期望」就是一種頗大的學習動力。
家長總希望孩子學好些英文。孩子四年級了,那年剛巧〈歌聲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在港演出,我心生一計,除了購買門票與孩子一同去欣賞之外。更預先買了音樂劇的唱碟和樂譜,還把歌詞放大給小孩子參考,在家中、在車裡經常播放選曲,讓孩子有點印象。還記得當時女兒非常喜愛這齣音樂劇,不但連看三次!還把所有英文歌唱得滾瓜爛熟呢!我想,這樣學英文總比死背書有趣及有效得多啊!
小學至中學的學琴階段,多得邱老師的指導,兒子及女兒的琴技都大有進步。邱老師是非常嚴格的鋼琴老師,他每隔一段時間,就安排「小型「或「大型「學生音樂會,讓孩子能於大會堂或演藝學院等禮堂演出。我看到子女都很重視這些表演的機會,格外勤力和認真地練習!我想成人若多讓孩子「有趣地」及「有目標地」學習某種事物,孩子對自己有所要求,效果自然會較佳了。
寫到這裡,記得上週在大會堂聽Peter Yarrow(著名歌隊伍Peter, Paul and Mary成員)音樂會,其中一個既溫馨又有趣的時刻,是他請一群在座的孩子上台同唱Puff the Magic Dragon,每個小朋友都開開心心,落力地唱,相信日後他們會愛上這種民歌的。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多在有趣的氣氛中學習和成長就好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家教會】
【牧養全攻略】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