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面對青少年自殺行為
 放下對錯判別 用心明白苦處


2696 期(2016 年 4 月 2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已於四月十六日舉行「青少年自殺行為—家長角色」青少年家長專題講座,由該處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註冊社工官文慧女士主講。她鼓勵家長在家裏營造安全氣氛,以心與子女交流,明白其需要,平日亦可提高敏感度,察覺是否有自殺跡象,及時尋求協助。

  不少與會家長表示看到青少年自殺的新聞時感到痛心和驚慌,官文慧呼籲,若不幸遇上子女自殺時切忌自責,「年輕人有時太疼錫家長,因而包裝得太好,難以察覺。」她分享由年輕人寫下的心聲,讓家長更明白年輕人的想法:有認為讓家人知道自己的不快,比自己獨個兒不快更難應付;有認為上一代常以自己經驗作比較,卻沒有了解社會環境已急促轉變;有認為只懂說「學生不願捱」的人是推人下樓的一分子。

  她續指,年輕人未能與家人表達心聲,很多時候是因感到不安全,害怕家人的反應,擔心會被否定,也有因怕家人擔心和失望,於是掩飾自己。「人可以很容易分享自己的好事,但難於分享脆弱。一個想自殺的人必然覺得自己很差勁,也是最脆弱的時候,需要有一定安全度才能吐露心事。」常見的自殺成因包括遭受重大壓力、挫折,一時情緒激動而自殺;受憂鬱症、躁狂憂鬱症、焦慮症影響而自殺;精神亂下的非理性引發自殺,官文慧說道:「抑鬱會使人失去動力,絕望感則會令人輕生。有時自殺者不是想結束生命,而是想結束痛苦卻找不到方法。」

  官文慧認為家長角色比社工重要,因血緣關係不能磨滅,她鼓勵家長多陪伴,用心聆聽,嘗試了解當事人的內心需要,「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明白』是一種治療、是一粒藥丸,總是太具體地給予意見,建議他多跑步、多學興趣,但惟有被明白才能溶化當事人的痛苦,繼而自癒。我們要學習先放下對與錯,用心去明白,而非用腦去交流。」

  她又坦言,華人家長聽到子女表達有自殺念頭時,常會逃避,甚至刻意轉移話題。她鼓勵家長可以回應「我聽見你想自殺很擔心,你是否真的有自殺打算」,從而了解當事人情況;同時表達心聲「你離去我會感到很難過」,讓當事人感到被愛和存在的價值。交談間,除了不要責怪當事人,亦切勿說服對方停止不開心,「切勿說『加油』這等離地說話,年輕人覺得這比粗口還要難聽。」她又建議多觀察當事人,若情況變壞,應尋找其他親友協助,一同分工陪伴,減少當事人獨處機會,同時向社工或醫護人員尋求協助。

  若非其家人,官文慧則提醒如不清楚背景,勿亂說「你離去會使父母傷心」等說話,因不排除其自殺原因是源於父母,可使用反問「你在世上會否想念誰?捨不得誰?」代替。親友平日亦可提高敏感度,留意當事人的自殺跡象,包括在社交媒體直接或間接透露、無故向他人道謝或告別,甚至送人自己珍愛的物件、分配財產等後事的處理、搜集工具部署自殺、行為及情緒突變等情況。她又認為基督徒家長可多為當事人禱告,但勿即時以金句作鼓勵,應先明白陪伴,後才以金句作輔助。

  

  面對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家長「應」或「不應」做的事

  五個「應」:

  ·應陪伴

  ·應用心聆聽

  ·應容讓當事人表現脆弱一面

  ·應明白當事人當時當刻的感受

  ·應嘗試了解為甚麼自殺、為甚麼選擇自殺及內在需要

  七個「不應」:

  ·不應不斷為對方尋找解決方法或給予建議

  ·不應「比較」痛苦

  ·不應「否定」當事人的感覺或痛苦

  ·不應敷衍回應

  ·不應說服對方停上不開心

  ·不應責怪當事人

  ·切忌用激將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