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核心信息上帝在亂世中作王


2709 期(2016 年 7 月 2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基督徒對《以賽亞書》絕不陌生,然而不少人卻側重書中的彌賽亞預言,忽略了當中對應社會時事的警世之言。德慧文化於七月七日假旺角潮語浸信會,舉辦「誰主浮沈?以賽亞書給當代香港教會的信息」聖經專題講座,信義宗神學院舊約副教授蔡定邦博士稱,《以賽亞書》的核心信息是藉以色列祖先失敗的歷史,勸籲讀者誠心信靠上帝,相信衪會在混亂世代中掌權。

  蔡定邦指,教會傳統將《以賽亞書》看作預言耶穌降生,但一般學者均認為經文並非指耶穌,而是針對當時處境而寫。他以第七章為例,當時亞蘭和以色列聯合攻打耶路撒冷,猶大國王亞哈斯對兩國聯盟感到懼怕,「在兵臨城下之際,如果上帝宣告數百年後亞述亡國,猶大國民將被擄歸回,對當時的亞哈斯王來說不會得到安慰。」因此他表示在七至八章內,上帝透過三個小孩的名字安慰亞哈斯,第一是「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意思是前來攻打耶路撒冷的軍隊,將被其敵人攻陷,首都財寶被掠奪一空;第二是以賽亞的兒子「施亞雅述」,意思是餘民歸回,聯軍將大敗而回;第三是童女的兒子「以馬內利」,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帶出面對困難衪必拯救。「所以學者認為經文是描述當時的情況,而非預言數百年後耶穌出世。」

  《以賽亞書》可分為三部分:一至三十九章是南國猶大被強敵亞述國威脅時寫成;四十至五十五章是許多猶大人被擄巴比倫,在沮喪絕望時寫成;五十六至六十六章主要是向已歸回耶路撒冷的人民說的話。他指三個處境均講述,上帝子民在強權陰影下如何掙扎求存,如猶大是亞述的藩屬國,後來成了巴比倫的奴隸,最後歸回耶路撒冷則面對波斯帝國。「編者希望透過以上三個處境,藉以色列祖宗失敗的例子,警醒被擄歸回及散居各處的猶太人,必須返回上帝身邊,這正是《以賽亞書》的信息。」

  遠離偶像 深信上帝作王

  「你要玷污那雕刻偶像所包的銀子和鑄造偶像所鍍的金子。你要拋棄它們,如拋棄污穢之物;對偶像說:『去吧!』」(賽三十22)可見當時猶太人拜偶像的情況十分普遍,故先知叫他們拋棄和玷污偶像之物。蔡定邦認為,偶像除了指神佛之說外,也可以是自己信奉的東西,如今天香港人奉行「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即使耗盡資源也要進行「大白象」工程,「我們就是被這些偶像捆綁,為了怕落後於是不斷花費金錢發展。」

  他指,《以賽亞書》二十四至二十七章被稱為「以賽亞啟示錄」,內容審判列國和耶路撒冷,接着審判整個世界。例如二十七章一節提到,耶和華用堅硬銳利的大刀懲罰力威亞探(Leviathan)和殺死海裏的大魚,指的是上帝最終要懲罰欺負小國的邪惡政權。十二節則提到耶和華收集以色列人,當號角大響時人們都在聖山上敬拜衪,意思是猶大亡國後子民散居各處,上帝要收集他們,叫他們不再拜偶像,再次強調雖然社會混亂,上帝才是真王和唯一可依靠的神。

  反思今天處境,蔡定邦提到社會動盪,教會和家庭撕裂,很多人因懼怕掌權者或擔心失去商機利益,故選擇站在權勢一方。「可是聖經卻教導上帝是創天造地的主,能廢王立王,我們為何要如此懼怕呢?」他再次強調,偶像可以指金錢誘惑和政權勢力,然而聖經已清楚記載「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帶出信仰中最重要是愛上帝,而非其他東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