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歧視卻要正視─愛滋病的持續挑戰


2727 期(2016 年 11 月 27 日)
◎ 教會之聲 ◎ 關啟文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普世關懷愛滋病主日

  今天是「普世關懷愛滋病主日」,毫無疑問,我們要對愛滋病患者更多關懷,社會要提供更多支援,而事實上因着醫學的進步,今天愛滋病人能獲得更好的治療,壽命也得以延長,這些都是值得稱慶的。然而,我們也注意到,愛滋病的蔓延並未停下來,而且有變本加厲的趨勢。按照今年八月二十六日《成報》的報道,「過去十年本港愛滋病患者人數有增無減,由二零零五年約三百名患者,激增至二零一五年近七百三十人。其中男男性接觸者感染愛滋病的年輕人個案急劇上升,去年二十至二十九歲男男性接觸感染者有一百八十人,至於二十歲以下的感染者亦有二十人,兩類感染者較五年前,分別只有三十七人及三人。」

  面對這挑戰,讓我們遵循主耶穌的美好榜樣。我們的主在世上到處宣講、醫治和教導,醫治的行動本就是見證福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祂面對有需要的病人,從不會追查病源或加上道德標籤,只是付出無條件的關懷。縱使是被社會厭棄的麻瘋病人,祂也欣然接納,並親手撫摸。同樣,我們也不要對愛滋病人加上標籤,不能為了他的病而怪責他,要無條件地關懷,要盡力提供最優質的治療。對,「歧視不存在,世界更可愛。」

  然而不存歧視,不就代表不應正視問題所在。我們絕對不能把愛滋病等同肛交或同性戀,但有些人認為這些因素連提都不可,卻是矯枉過正。事實上,近年愛滋病感染增加和年輕化的趨勢,和某些同性戀行為不無關係。上面提到的報道也指出:「三十歲以下的男男性接觸感染者人數,由二零一零年四十人,增至二零一五年高達二百人,激增五倍。衞生署特別預防計畫高級醫生舒寶兒日前指出,男男性接觸感染者人數增加,是因為性伴侶較多、對愛滋病認知不足,以及吸食冰毒毒品有關。」她也指出:「肛交行為也較陰道交容易造成損傷,故愛滋病感染風險較高。」這「較高」若按照美國CDC數據,是四十多倍之高!

  有些人把愛滋病都歸咎於歧視,這是本末倒置。歧視使人諱疾忌醫,的確無助遏止愛滋病蔓延,但導致愛滋病病毒的傳播始終是一些高風險的性行為,和一些不負責任的生活方式(如濫交、吸毒)。我們不能控制人們的行為,但正視這些風險的性教育卻是有必要的,不能因着「政治正確」而犧牲真理,這點不可不察。

  關啟文(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