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洋娃娃的一代


2890 期(2020 年 1 月 12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跑馬地一爿食肆,偶見一位三、四歲大的小妹妹手抱着洋娃娃,這是久違了的景象,令人乍驚又喜。

  好久已不見街上的小孩子抱着洋娃娃玩了,她/他多是捧着手機,雙眼盯着小小的熒幕不放,五官繃緊,五體不動。

  七、八十年代以前小女孩多以洋娃娃為伴偶,逗它玩、對它說話、餵它吃奶,替它換衣服,由此學會了溝通,也實習了母愛,長大後多是好妻子、好媽媽。

  當時也流行剪紙公仔,即紙製人形的公仔,繪成爸爸、媽媽、孩子等等的模樣,又有衣服和用品鞋襪。小孩子若因家境買不起洋娃娃,可從報刊剪下這些公仔,玩起家家酒來。有些懂事的小朋友,甚至自繪公仔,以至用針黹布碎棉花自製洋娃娃,玩得不亦樂乎。

  以前沒有家政科,也沒有情商教育和傳理課程。但那時代的女孩子,即使出身寒微,讀書不多,在屋邨以至天台木屋長大,但多懂人情世故,做人做事有分寸,皆因她們自小從與洋娃娃或剪紙玩偶的相處中,學會了角色扮演,溝通技巧,從而領悟了好多處世待人的道理。

  舉例說,小孩子會對洋娃娃模仿母親說話,又會反過來扮演孩兒的哭閙聲和撒嬌,其實透過這些模擬的對話,小孩子有意無意間預習了適應長大後的場景。這對她們的情緒管理有極大幫助。

  借用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說話,孩子與洋娃娃之間是“I - Thou”(我-你) 的關係; 與手機則是“I - It”(我-它)的關係,在手機和網絡世界長大後的人多是感情冷漠疏離,不懂愛惜世物。

  今日我們在街上見到的,不幸多是這樣冷漠的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