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學歷史


2901 期(2020 年 3 月 29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擔任學校圖書館老師的時候發現,男孩子大約到了三年級左右就不大愛聽童話故事,開始把興趣轉向歷史故事,《三國演義》在這個時候最具吸引力,如果家長能夠善用,就可以培養孩子的歷史感。

  《三國演義》有許多不同版本的改編,連環圖或簡縮本都適合孩子閱讀,其中以「桃園結義」、「諸葛亮舌戰羣儒」、「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空城計」等故事最為孩子喜愛。當讀到諸葛亮利用大霧,坐在小船上跟魯肅談笑飲酒,便騙到曹操三千支箭,能不佩服他的睿智?讀到空城計裏,孔明在城樓上焚香彈琴,便嚇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能不為諸葛亮的膽識拍手叫好?三國裏每個人物各有特點,其他如關雲長的義氣、曹操的奸雄形像等,都可以讓孩子透過故事,看到立體的歷史人物,而各個事件中多變的計謀,更讓孩子消除歷史等同沈悶的錯覺。

  記得有年暑假在書展聽講座,台下一位家長焦急地發問,是否讓孩子讀《三國演義》就可以在歷史科取得佳績,引得哄堂大笑。說到底,那不過是經過加工的歷史故事,並不等同真實歷史,家長若能抓緊機會,引導孩子到圖書館或網上搜尋相關歷史書和資料跟《三國演義》比對閱讀,便能培養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像曹操在歷史上是否如書中所寫的大奸雄?陪伴孩子讀一讀他的《短歌行》,讀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樣的名句,自會對這個歷史人物有較立體的看法。

  比對閱讀,可以看出真實歷史跟故事有甚麼不同。這樣的學習既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孩子從中培養出讀活書,活讀書的能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