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與地名


3065 期(2023 年 5 月 21 日)
◎ 十架信息亮街景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島是一個天然的岩石小島,因此即使來到沿岸地帶,也沒有幾多較為低平的土地,適宜立足建設城市。於是為求增闢土地發展,本地一直以來都在進行大大小小的移山填海工程。

  原本已經有人聚居或活動的地方,自然都早已經帶有地方名稱。至於新開拓產生的建城土地及街道,就需要新始命名了。近半世紀以來的新街區名稱,多是喚來「好意頭」的親民風格。現時大多數人看着街區名稱,就只像看到一個識辨位置的編碼而已,此外不再帶有甚麼聯想了解。

  負責為新街區命名的有關政府部門,向來訂立有一套指引,可供依從照辦。然而這些參照的法則原來也不時調整,以至貼近時代特色。因此街區取名亦能夠含蓄地反映着那段年代的社會氣息。

  在英國佔治香港的早年,社會發展長期圍繞着洋人為核心。那時街道常以具有某方面聲望的洋人為名;包括有政府官員,軍人將領及富商。可知舊日的街區名字都是有故事的,都在默默地訴說本地的歷史。

  稍為檢視香港早期的街區名字,竟然發見若干教會人士名列其中,甚至有街道以教會機構為名。這些街區名字都在無聲地說話,向大眾見證着教會與本地社會一直同行成長。我們在這裏稍再深化認識。

  區伯平(撰文、拍攝、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