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間,不少候選人為助聲勢,都不約而同地在街頭爭取市民簽名,其中香港島某獨立候選人竟獲過萬提名而勇冠全城,及後卻被選舉事務處發現在一萬個提名中,合資格的就只得四千個,因此被選管會主席批評為誤導市民、浪費公帑,雙方因而展開舌劍唇槍的罵戰。雖然筆者從未參與簽名提名候選人,但就提名「失誤率」的差距,我們很難怪責候選者那股全情投入,近乎虛張聲勢的策略,反倒要問市民是否有一顆雪亮的眼睛,不單善用自己提名的資格,更要在正式選舉時小心謹慎,選賢任能。
自從多年前政府將投票年齡下降至十八歲,使到在三級議會的選舉中增加約十多萬合資格的選民,其中大部分還是求學的高中生(參考一九九四年「政黨政治與選舉」資料冊),能夠有更多人參與實踐公民責任誠然不錯,惟有不少人雖然在年齡上是合乎資格,卻在認識和承擔上依然「落第」?眼看着九七香港急劇轉變的政經環境,尤其種種改革制度的不滿,失業率偏高,置業者變作負資產,新來港同胞的處理,高科技發展帶來的危機等,都反映着政府面對市民的眾多期望和信任。信徒除了為在上掌權者代求,叫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提前二2),另一方面能夠選賢能,監察政府、改善民生、確實是基督徒選民履行神心意的事奉:「......選舉有智慧、有見識、為眾人所認識的,我立他們為你們的首領。」(申一13;另參羅十三1,提前二1-2)。
儘管今天有人連提名候選人的資格都攪糊塗或達不上,但我們這些已帶着神「選民」身分的卻要追求合格:「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謙虛、溫柔、忍耐的心。」(西三12),神要求屬祂的子民有美好的品德和見證(參彼前二9),這不但是我們投票選舉候任議員的參考,也是你我作為一個真正「合格選民」的楷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每月快訊:天地線】
【每月快訊:專題】
【每月快訊:總言之】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