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神讓主任牧師在兩三年前有一個特別的遠見,就是在教會中推出按齡牧養、實行成長計劃。
身為兒童組負責人的我,深感這事奉任重而道遠。除了迫切祈禱外,一九九九年起常常與資深兒童工作者商討,並與他們嘗試編寫一套課程。
經過提摩太助道會(小一至小四)的實驗階段,深感困難重重,課程由於採取一套全新的形式,老師未能熟習,學生也需要適應。感謝主在失敗及挫折中,我們如今已能了解及掌握到小朋友的需要,在教與學的定位上,找到了大方向。
今年我們又著手為小一至小六編寫兩套(小一至小四、小五至小六),以耶穌生平為主題的課程。課程以聖經為基礎,目標為本,學生為中心,用創意活潑的形式,使學生們在兩小時的課程內,快樂地、有趣地學習神的話語。
今年正式推行上述的課程已有八個月(一月至八月),感謝主,師生們在摸索中尋到教與學的曙光。大家漸漸享受這個兼備主日學及助道會功能的成長班。
近日兒童成長班在主的恩典中漸漸為家長、導師及同學所認同,這給予我們負責編寫課程的同工及義工們一個莫大的鼓舞。大多數的小朋友認為兒童成長班好好玩,而且又可以學習聖經。盼望我們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和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才達到教學成功的目標。
母親節那天我們除了真理的教導外,老師們帶領同學(小三、小四)一起以幼鹽、彩色粉筆作彩沙,放在小瓶子中送給自己媽媽作禮物,想不到小孩子也能創作出五彩繽紛的禮物呢!無怪乎有幾位母親不約而同地對我說:「今年孩子給我們母親節的禮物,真是太好了!」感謝主,禮物不一定在乎價錢,孩子的精心傑作才是母親的至愛,更可以藉此讓小朋友實踐聖經孝順父母的真理。
我們曾嘗試在高年級(小五、小六)分四組的教學中,由導師帶領查考耶穌關於魚的神蹟。跟著每組以角式扮演來表達,並加上記者採訪形式,為每組的表演拍攝錄影帶,然後即場播影給他們自己欣賞。跟著讓每位同學回答指定的問題,例如:「看過了四個神蹟後,請你:1.寫上你為這個神蹟所定的名稱。2.指出他們所遇到的困難是甚麼?3.說明這神蹟顯出耶穌那方面的能力。4.用簡單的圖畫將神蹟重點畫出來。」想不到師生們一起學習是一件令人非常興奮的事,有些家長更要求進到課室來參與,只可惜地方不夠,未能作出安排。從這次經驗使我們明白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乃教學成功的重要關鍵。
靠著主的恩典,我們深信兒童成長班日後一定會成為更多小朋友的祝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每月快訊:天地線】
【每月快訊:專題】
【每月快訊:總言之】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