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過婆媳之間一段閒談,媳婦說﹕「仔大仔世界,我沒有打算年老時,要兒子養活﹗」家婆聽了這句話後,便耿耿於懷,悶悶不樂,因為她以為媳婦在暗示:「妳不要期望兒子會養妳終老。」那位媳婦可能並無此意,只想表達自己思想開通,然而「言者無心,聽者有耳」。無可否認,有不少的老年人仍存着養兒防老的觀念。
自從大哥全家移民加拿大後,婆婆便搬來與我們同住了五年。她離開世界前的幾個月,曾反覆出入醫院,到了病情惡化,她卻害怕進入醫院,情願躺臥在床,受疾病煎熬的苦痛。當我替她換紙尿片的時候,嗅到一陣陣難聞的氣味,看到她受細菌感染而紅腫的肌膚,心裏便有酸溜溜的感覺。每逢出外,內心總是惦念着她。我發覺精神和體力愈來愈吃不消。
當她稍有微言,我就不高興,也曾向她發脾氣。然而事後卻怪責自己為甚麼不能體諒病者的心情,容忍她小小的埋怨。有人勸我送她入老人院以減輕心理負擔,舒緩內心的壓力。我也曾心動,但不敢向她開口,因為怕她不高興,不想她因此誤會我們討厭她,不願照顧她了。這時,我就像站在人生交叉點,不知何去何從。
有一天她竟然主動表示不會入住老人院。她認為在老人院過活是很孤獨、很可憐。我尊重她的意願,不想她有被遺棄的感覺,也不忍心看見她含著淚水憂愁地在老人院度過餘下的日子。況且我也明白她希望得到兒子和媳婦的照顧。後來,三叔提議聘請菲傭照顧她,經她同意,我們便進行。可惜,菲傭未到,她已息勞歸主了。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學習如何與老人相處,特別那段陪婆婆度過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確是難能可貴:我看見自己的虧欠,看見神在困境中的恩手扶持,領悟到人際間相處之道-多從他人的立場看事情,尊重別人的感受與決定,以及彼此寬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