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在香港的第一頁
—一八四二至一八四八


2607 期(2014 年 8 月 10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劉振鵬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於一八四一年一月被英國佔領,當英國國旗在香港島升起後十三天,一行八人的基督新教宣教士由澳門抵港作探路,可是他們對這個人口不足二千五百人的小漁村不感興趣。施美夫(George Smith)是其中一位傳教士,由英行教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差派;他與其餘七人皆認為中國北部城市的人口素質遠比香港的優秀,故完全排除在香港開展宣教事工的考慮(主卻有奇妙的引領,施美夫其後於一八五零年成為首任香港聖公會主教)。由於他們對香港在宣教上的觀感,令至很多差會都不願意在香港開展宣教事工,包括這殖民地宗主國的差會,遂造就機會讓美國浸信會的宣教士首先進駐。

  羅孝全(Issachar Jacox Roberts)是第一位抵港的美國浸信會宣教士。於一八四一年十一月在波士頓舉行的每三年一次大會(The Boston Triennial Board)中,他被接納為浸信會宣教士,與叔未士及叔何顯理(John Lewis & Henrietta Shuck)伉儷同被指派為前往中國的宣教士。羅孝全停留在澳門的動機與叔未士相若:伺機開展廣州福音事工。於一八四二年二月十六日,英駐華全權大使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確定香港為自由港,羅孝全聞訊隨即從澳門到香港定居,而叔未士伉儷則於同年三月十八日,花了十二小時,由陸路從澳門來港與他會合。與此同時,粦為仁(William Dean)因健康關係,需離開曼谷轉往其他工場;同年他抵達澳門,並到香港、廈門等地觀察,發覺香港對其健康最為合適,故於同年十月二十四日由澳門抵港與羅、叔兩位牧師會合。自此,浸信會在華宣教歷史的第一頁遂由羅孝全、叔未士伉儷及粦為仁伉儷五位共同撰寫,也是基督新教宣教歷史在香港的第一頁。羅孝全甚至可能較羅馬天主教首位宗座監牧(Prefect Apostolic)若瑟(Theodore Joset)於三月三日抵港還要早。當時英國的浸信會差會(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由於財力原因,未能差派宣教士前往最新建立的英國殖民地─香港,然而她仍從其禧年基金(Jubilee Fund)撥出五百英鎊奉獻與美國浸信會海外差會(American Baptist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作香港殖民地宣教事工經費。

  這三位首先踏足香港的宣教士,他們各有不同的貢獻和影響。

  由於差會的糧草不繼,叔未士在港安頓後便擔任《中華友報》(The Friend of China)的副編輯,以解生活燃眉之急。對他而言,其首要任務乃興建教堂和房屋;他得到時任的英國駐華全權公使、及後成為首任港督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的支持,把皇后道(Queen’s Road)濱海地段撥作興建教堂;至於建堂費用,砵甸乍及駐港海軍司令湯赫拔(Sir Thomas Herbert)更各捐五十英鎊,加上他獲澳門及廣州外僑捐獻一千五百元,教堂遂於一八四二年五月十五日建成,稱為皇后道浸信會(Queen’s Road Baptist Church),此乃香港第一所浸信會,舉行粵語、英語崇拜,故能服侍華人與外籍人士。其後,街市福音堂(Bazaar Chapel)於翌月落成,服侍對象為潮語人士。此外,基督教教育乃叔未士其一重點事工。他曾設立一所學校,其後於一八四四年三月,叔何顯理師母開設香港第一所英文寄宿女校,由於反應異常熱烈,需即時擴校,於同年九月落成,座落於荷理活道。然而,叔何顯理師母卻於兩個月後因病安息主懷,年僅二十七歲,葬於跑馬地墳場。此乃對叔未士個人、教會及學校事工帶來沈重的打擊。叔未士為安頓五位失去母親的子女們,遂於一八四五年十月與其助手楊慶(叔未士在華的第一個屬靈果子)離港返美;兩年後回來,但其身分已轉為美南浸信會海外傳道部的宣教士,工場亦轉為廣州及上海。

  起初,叔未士與羅孝全二人在皇后道浸信會事奉,後來由於二人的性格差異產生合作問題,遂分道揚鑣。當時,經叔未士、羅孝全和粦為仁三位在香港的浸會宣教士投票決定,羅孝全被派往香港島南部的赤柱開展事工。赤柱是一條偏遠的小村,旁有英軍軍營。羅孝全的服事對象為文盲為主的少數村民和駐紥的英兵。對此羅孝全感到不滿,不斷向美浸會差會的地區書記白加(S. Peck)投訴,聲稱感到孤單與孤立。約一年後,他把赤柱的事工交予助手,自行返回港島北部的住所,並參與街市福音堂的事工,也協助皇后道的事工,間中返回赤柱進行探訪。後來,美浸差會在叔未士和粦為仁的要求下,把羅孝全派往黃泥涌(今天的跑馬地),但他看來不想留在鄉間事奉;在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的鼓勵下,羅孝全曾於一八四四年五月私下前往廣州,令他更心繫廣州,故於一八四四年十一月向美浸差會請辭。自此,羅孝全再沒有返港事奉。

  粦為仁與太太粦巴倩荷(Theodosia Barker)及暹邏(泰國)華人助手在香港開展事工,可惜粦師母抵港兩個月後因天花病逝。由於他們在暹邏的服侍羣體是潮汕人士,故在港的潮汕羣體乃其服侍對象。粦為仁的潮語事工極可能是首先借用皇后道浸信會,其後轉往街市福音堂。 於一八四三年七月,粦為仁與助手郭向(或何慶,Hok Heng的譯音)曾抵達當時為中國領士的長洲,在那裏開展事工。由於粦為仁的健康原因,他於一八四四年末曾返美養病,至一八四六年十月回港,其時他已身為美國浸信會差傳聯會的宣教士;及後於一八四八年九月再到寧波休養,其後便專注於聖經翻譯事工,並沒有重臨香港。然而,在港的潮語事工已在長洲、土瓜灣、尖沙嘴等地區開展。

  雖然這三位美國浸信會宣教士在港的停留時間不長,前後共六年,個別的僅兩年,但他們已撒下了種子,奠定了根基,好讓後繼的上帝僕人完成主對香港的計畫。

劉振鵬(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基督教倫理)助理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