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經看愛鄰如己
 反思教會慈惠角色


2686 期(2016 年 2 月 1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教會經常進行關懷事工,但卻普遍傾向以救濟者的角色接觸服侍對象,同時欠缺平台反思慈惠與信仰的關係。新福事工協會、關懷貧窮學校及香港基督徒學會,於一月二十八日舉辦「愛鄰如己2016:羣體的中心與邊緣」座談會,主題為「邊陲與中心—教會服侍見真章」,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及資深社工莫慶聯,分別從信仰和社會工作角度,剖析教會的慈惠關懷行動。

  龔立人開宗明義指,愛鄰如己是聖經的教導,但他認為「鄰舍」是一個無定義的內容,因為當人生走到某一階段或身處另一場景,鄰舍的對象也會不同。「所以,愛鄰舍是一趟靈性之旅,因其概念要求人走出自身習慣,不斷開展拓闊愛更多陌生人,甚至敵人也可以成為鄰舍。」他補充,信徒要反思自己有否限制對鄰舍的界定,例如歧視某個羣體或對鄰舍有特別要求等。

  「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箴言十四31)他解釋經文指,人身上有上帝的形象,這正是基督徒愛鄰舍的原因,同時關懷鄰舍變相塑造了一個新社羣,「新約時的社會以族羣鄉親建立社羣,但聖經教導愛鄰如己不講求血緣關係和利益,這概念突破了當時的社會文化,讓社會重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要真正做到愛鄰如己,龔立人表示主要有三種做法,第一是救援形式,即面對天災人禍時及時伸出援手;第二是發展形式,不只滿足生存需要,更幫助對象發展潛能;第三是倡議形式,思考改變社會政策,提升人的機會潛能。他強調,愛鄰如己是社羣概念,因此不可單靠以上的工作,必須身體力行,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才能成功。「宗教團體參與社會服務多以慈悲角度出發,卻少用權利角度去理解整個社會,我們要留意幫助服侍對象時,會否無意間令他們更受傷,還是藉事工幫助其發揮潛能。」

  勿以施捨心態作服侍

  莫慶聯同意此說法,他認為教會若只擔當施予者的角色,只會強化服侍對象的不足,他們會覺得教會高高在上,「被幫助」的感覺更為強烈。「社工深信人有能力成長及發展潛能,最終助人自助,而非等待人幫他解決問題,但教會似乎較少推動這種獨立自主非倚賴的做法。」此外,他表示社工也有責任促進社會政策發展,提醒人不要只着重探訪,而要認識政策背後的影響,例如房屋及就業政策配套不足可導致露宿者人數上升等,解決根本問題。「香港高舉自由市場,導致貧富懸殊,社會又以生產力衡量人的價值,結果生產力較低的一羣被認為無用。」他籲基督徒反思,一直以來的慈惠事工是否太着重愛與關懷,卻沒有意識到社會結構性問題,忽略了理解政策的影響。

  惟他補充,教會進行慈惠工作時也有不少優勢,例如較易動員人手和物資,弟兄姊妹亦在關顧人需要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與社工工作重點Curing(醫治)和Caring(關顧)不謀而合。莫慶聯提醒基督徒,不要以施捨救濟的心態接觸邊緣羣體,同時要尊重差異,以友善態度對待不同背景的人士。「要幫助他們必須親身接觸,聆聽他們的故事,教會同時要多做社區教育,加深公眾對邊緣羣體的了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