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觀停看聽


2722 期(2016 年 10 月 23 日)
◎ 信.道.靈.心 ◎ 許德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依納爵神操」很重視操練者默觀內在思想、感覺及情緒的動態。在凡例17中提到,神師應被告知,「不同神類在奉行神操者心中所激起各種動盪和思想」,以便神師按着他的狀況,給予他靈魂需要的餵養或回應。

  靈修生活不只是閱讀一些經文或靈修資料,祈禱也不只是將問題需要向上主「稟告」就了事,信徒時常忘了祈禱更是將生命呈現在上主面前,也花時間等候,讓上主回應他,於是,祈禱不是「事務性」,乃是與上主和自己很親密的關係和交流。

  缺乏這份對內在動態之注意和覺醒,我們生活就容易出問題。

  十六歲的兒子應付學校繁重的課業,感到很大的壓力。有一天他無意中從親友口中得知,歐洲的中學生可以有一年「間隙年」(gap year),不用上課,可以四處遊歷、打工,增加人生體驗,然後才考大學、選科等。當孩子把這想法和計畫同母親分享時,母親立即晴天霹靂,黑了臉,大駡兒子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放棄考公開試,簡直是浪費了她投資在他身上的一切心血、金錢,叫她看見兒子入大學的美夢破碎。經此一役,母子冷戰了一整個星期……

  當母親有機會與屬靈導師分享,導師請她冷靜下來,留意自己內心動態,回望在那電光火石的一秒間,她對兒子的反應。她發現,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愈強烈,焦慮感也愈大;過分擔心,把自己的擔心當作是當下的事實。她開始明白,兒子的生命是上主所賜,他要走的路不是要滿足父母期望,而是要成全天父心意。

  就在母親把個人得失和兒子的前途分開時,母親開始清晰,是自己的反應太強烈,讓與兒子的溝通中斷了。導師詢問:「好不好請你先生帶領,與兒子溝通一下,你只在一邊純粹聆聽,不要插嘴?」

  當天,母親特別寫了一段深情的Whatsapp向兒子道歉,承認自己反應過敏,今晚請爸爸(較冷靜)同你談談。原來少年人的壓力除了來自不擅長的學科,也有來自情緒失調。青春期思想、生理和情緒的變化太大,一下子掌握不了自己的志趣和方向,很想冷靜一下,有一個整理自己的空間。各人冷靜地想:除了休學一年,還有甚麼其他出路?結果他發現gap year並不是他的唯一出路;隔了一週,冷靜下來,gap year已不如先前那麼吸引。完結前,兒子給母親扮了一個鬼臉說:「上次你這麼大反應,叫我怎敢跟你說真話?」

  對年輕人來說,很容易把感覺(壓力太大)當作事實(我無法應付)而下了判斷,內心許多感覺可以天天變化。先前的判斷很快被後來的推翻。

  作為父母,不是要跟着孩子追逐波浪,而是在波浪來去之中,在主裏守住一份清醒和平靜的心,如一個避風港,讓孩子需要時可以靠岸、安歇和整頓自己。

  人生裏總有壓力,父母自己內心因此也有不少波濤,有時會干擾聆聽孩子的清靜空間,父母應先安頓自己的心靈,才能安頓孩子躍動的心。這個要先由在主裏安靜,留心內心動態開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