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聞之旅


2828 期(2018 年 11 月 4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年年中筆者跟隨「香港新聞教育基金」,在短短兩星期的行程,走訪歐洲倫敦、巴黎及柏林三大城市,十六個傳播媒體、三個中國駐外大使館、兩個港府外經貿辦,當中看到傳統與新媒體交織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圖畫,一開眼界。

   互聯網、流動媒體及社交媒體衝擊全球傳統媒體的現象,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但經過走訪多個不同國家的媒體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雖然新媒體衝擊不斷,但「新聞之本」—真實的權威、詳盡分析、獨家、調查報道才是新聞機構的根基。今時今日可能爭最快、最新是行家之間的意氣之爭,但你可能快不過抄襲的網媒,反而真確與獨家分析才是最重要,才不會被「造假」,讀者會重視新聞的真實性,令他們重投傳統媒體的懷抱,但可悲的是歐洲媒體抄襲風氣並不如香港熾熱,香港媒體與網媒應好好檢討。

  另外,新聞以訂戶產品形式銷售,是這次考察另一個啟發,雖然香港媒體以往都有類似的訂戶模式推廣,但並沒有好好配合多媒體的推廣,除訂戶分等級分別提供不同內容之外,更會配合多媒體務求令「產品」多元化,如英國的“ECONOMIST”,他們便會把文章轉化為語音版,除資源增值之外,更是產品多元化和跨媒體的新模式。另外,法國的唯一一家免費報紙“20 MINUTES”,更曉得配合社交媒體,打開千禧(2000)後的市場,這些都是非常值得香港媒體借鏡。 

  歐洲有不少傳統媒體仍以固有的模式經營,如仍有晚報、星期日特刊、八卦雜誌等等,類似的媒體似乎在香港已慢慢消失,但在歐洲它們仍有一羣忠實擁躉。德國一位報刊副社長說:「他們(讀者)死、我們才死。」歐洲傳統媒體式微的速度似乎比香港慢很多,這點始料不及。

  其實時代的科技巨輪勢不可擋,然而「真實新聞」的權威性不容置疑,由紙媒、電台、電視台,到網台以至手機,每個時代都會有「新媒體」的出現,但無論媒體的模式如何改變,只要新聞界仍然堅持新聞之本,不論歐洲或香港,新聞是不會被時代淘汰的。

  「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約三21)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