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無援的當下


3085 期(2023 年 10 月 8 日)
◎ 每月眉批 ◎ 施德藩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們曾經認為,人不可被剝奪的權利之一, 是他應該能夠規畫自己的職業和私人生活。那已經成為過去。環境的力量,使我們陷入了必須放棄「為明天憂慮」的境地(馬太福音六34)。但我們是自願地、憑信心地接受這一點(正如登山寶訓所指),抑或只是在持續的壓制底下這樣做,其間存在着重大的分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被強制放棄對未來的規畫,意味着他們被迫再次不負責任地、輕浮地或得過且過地,去過只有當下的生活;有些人則逼切地渴望美好時光的到來,並試圖忘記現在。我們發現這兩個進路同樣地不可能。我們只剩下一條非常狹窄的路徑,而且往往極其難以找到,就是每天都像是過最後一天,卻又以信仰和責任去生活,彷彿前面是一個美好的未來。耶利米宣告:「將來在這地必有人再買房屋、田地,和葡萄園」(三十二15),這與他在聖城被毀之前的悲慘預言,形成了矛盾的對比。這是上主的先兆,也是在一切似乎都陷入黑暗之際,對新的開始和美好未來作出的保證。為了下一代而思考和行動,卻每天準備好沒有恐懼或焦慮地離去 —— 這,在實際上,是我們被迫生活在其中的態度。要勇敢並保持這種精神並不容易,但這卻是必要。

  Dietrich Bonhoeffer, “Letters & Papers from Prison”, New Greatly Enlarged Edition, pp.14~15. New York: Macmillan, 1972.

  「活在當下」是今日崇尚的生活態度。但我們是自覺、刻意地珍惜每個活着的當下,抑或只是因為對過去沒有留戀、對明天沒有盼望,過一天算一天?其間的差異,存在着天壤之別。

  生逢亂世,潘霍華認識到所謂不可褫奪的天賦人權,其實並不必然。這些奢侈的權利,永遠可以被更高的國家安全、整體利益,或者維護社會穩定所凌駕。這種否定和凌駕的力量,使得我們無法為明天作任何打算。

  登山寶訓指出:「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有趣的是,政治的凌駕性,就連我們「為明天憂慮」的煩惱亦一併解決了,因為我們的明天總是被更高層次的規畫所凌駕。

  這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強制放棄對未來的規畫,意味着他們被迫可以再次不負責任地、輕浮地或得過且過地,去過只有眼前的生活。另外一些人則時刻夢想着美好日子將要來到,企圖以虛渺的將來去掩蓋當下的無奈。

  但潘霍華認為這兩個進路都同樣地不可能。因為「活在當下」的藉口,其實難以掩蓋他們被孤立背後的絕望與無奈。先知以賽亞觀察到:「誰知,人倒歡喜快樂,宰牛殺羊,吃肉喝酒,說: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二十二13)歡喜快樂,本來就是要掩蓋明天要死的絕望。而以對將來的寄望去麻木今日的不堪,大概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精神鴉片」吧。

  信仰的路徑永遠是狹窄的,並且往往充滿弔詭:要將每一天活得像最後的一天。畢竟沒有人可以保證明天必然會來到。任何突如其來的改變,無論是社會政治環境、人際關係、身體狀況,都可以將我們美好的計畫和憧憬沖個稀巴爛。如果明天不像預期來到,至少你也活好了今天。

  只是我們又知道,所有的行動和努力都是目標導向的(teleological)。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我們又如何界定我們是活好了抑或活壞了今天?我們只能以信仰負責任地生活,彷彿前面是一個美好的未來,再以這個未來去規畫今天的行動,活在當下。

  為下一代而思考和行動,卻同時每天準備好坦然離場 —— 這就是信心。先知耶利米在預言聖城將會被毀之後,卻同時宣告那地將來必然再度被「活化」。將來的那片新天地,就成了人們繼續努力和堅持的目標。

  潘霍華認為這是我們被逼生活在當下的態度。這當下未必就是生死存亡之秋,卻永遠被我們對將來的憧憬所導向。事實上我們對將來的憧憬,亦不一定就是將來實際的模樣。但那並不重要,反正「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心態弄對了,往後如何,那已是在上主的手中。

  「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上主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對於活在時空底下的我們,歷史永遠是開放的,將來並沒有一個定局。所應許的新天新地,我們只知道有義居住在其中。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29屆培靈𡚒興大會禱文】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