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末的金融風暴,影響了經濟,改變了民生;其實它也影響了我們的信仰,催使我們反省教會的使命、信仰的實質,從而預備信徒迎向廿一世紀。這個世界的改變又多又快,我們的主卻是昔在今在永不改變的主、復活的真神。教會的策略可以求變求新,我們信仰的標準卻仍來自真理,來自聖經。但願聖善的靈引導我們仰望天父,本着信心,邁步前進。
教會的發展
在廿一世紀中,社會將更世俗,世人會更忙碌,花更多的時間對着電腦,花更多的時間賺錢,人與人的關係也必更多疏離。教會應提供熱誠的敬拜、親切的關懷;牧者要跳出行政的框框,更多花時間去牧養,去安慰勉勵,使紛亂、煩躁的社會;使備受壓力的信徒,添上來自天上的喜樂與平安。
摩西有了世上的學問,還要加上對神的倚靠和生命的深度,才可以帶領出埃及的運動。教會宜抗衡不肯委身的潮流,注重牧者與長執的呼召和訓練,使我們擁有摩西,也擁有十二探子,帶領我們進入新的世紀。
教會應該明白,在社會眾多改變中,人心仍在追尋那永恆的奧祕。自一九七○年以來,亞洲人相信耶穌的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七,我們要努力佈道。策略可以變,方法可以新,信息卻是舊的,教會要更多付代價,把世人完完全全的帶到基督耶穌面前。
福音的傳播
我們常常埋怨信徒生命冷淡,與非信徒沒有接觸,因此缺乏傳福音的熱誠,讓我們在這個自然的趨勢中,探討一下傳福音的動力。保羅聲稱由於神的愛激勵,他才會體會到不傳福音有禍,因此,讓我們強調牧者講台的信息,要常常激勵信徒佈道的心;教會禱告的焦點,要常常求主復興信徒的生命。
佈道的策略可以新,佈道的方法可以變,但請勿忘記跟進與栽培,否則佈道的果子就會自然流失。教會健康的增長,活潑的生命,才是凝聚信徒最佳的方法!
正統的信仰叫我們盼望主快再來,異端邪說為我們添上預告的日期,加強末世的威脅感;我們豈不應放棄進入廿一世紀時可能有的消極態度,而正面的、積極地認定廿一世紀是我們把福音傳遍地極,完成使命的世紀。主耶穌豈不是說:福音要傳遍地極,末期才來到。
信徒的建立
有人強調知識的追求,只在理性上認識神;有人過分的着重自我的經歷,在感性上表達信仰,其實據保羅的教導,我們的愛心,要在知識和各種的見識上多而又多,才能分辨是非,才能把信仰和生命連結在一起。在新一個世紀中,我們要強調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我們也要強調生活與生命的關係,有人說,現今的信徒週一至週五,忙得死去活來,也活得百分一百的世俗,只有在週末與週日才稍為屬靈一下,親近上帝。這種生活與生命完全脫節的表現,根本是信仰的癌症,非及早動手術不可,使一般信徒都能在家裏、在社會中也流露出屬基督的生命。
在過去一大段的日子,我們常常投訴青年人迷失方向、青年不肯委身,因此,叫他們作迷失的一代、「X世代」甚至「Y世代」;其實,整個社會都更物質化,都更缺乏方向感,都變成了不分年齡的迷失的一代。教會別無選擇,只能重提委身,強調委身,告訴所有信徒,委身才是心意更新和明白神旨意的唯一途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