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參加教育改革研討會,會上老師發言熱烈。有反對大直路而重提升中試的,有批評教署朝令夕改的,也有反省自身的。洋洋大觀。儘管觀點未必人人同意,但勇於表達就好,總比沈默不語有建設性。
不過,老師仍然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主角,真正的主角應該是學生,他們才是改革的受惠者。若不為了學生,改革何用?所以,孩子們的意見很重要,有必要聽聽他們的心聲。
某志願團體舉辦了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明日教育你作主計畫」,鼓勵青年人提出教育改革建議,其中設計「我的課程比賽」,充分流露少年人天馬行空的創意。
有人提出增設「早餐堂」。讓師生朝朝共晉早餐,確是極具創見的提議。事實上,中學和上午校學生都很早上課,許多學生睡眼惺忪,神智未清去上學,早餐多來不及吃,如果學校容讓師生同吃早餐,大家邊吃邊談當日新聞,然後安排一整天工作程序,那是多麼溫馨又家常的時刻。如此,師生溝通何來隔膜?孩子怎不愛上學校生活?
另一個創見是增加「實用堂」,教導學生美容、醫療等常識,這不就是大學現在流行的通識教育麼?真是的,青春期孩子最緊張儀容,老師肯跟他們談談如何清潔皮膚,如何化粧,如何穿衣,如何建立個人形象,如何對付暗瘡、體臭等,幫助他們解決生活疑難,他們就不必從旁門左道去獲取這類知識,而學校也必然因而可愛起來。
最有創見的建議還在後頭。少年人的創意叫我想起傳道書裏,所羅門王說「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老年不肯納諫的愚居昧王」,只願成年人都不做愚昧王就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