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從溝通開始。父母子女能深入溝通,互相了解,自然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所以,基督教週報三十五週年報慶舉辦徵文比賽,以給父母老師寫信為主題便別具意義。
筆者有幸參與是次初中組的評審工作,在閱讀同學們的作品時,感到十分欣喜。喜的是所有參賽同學的水準相當平均,文筆普遍通順流暢,內容亦大體言之有物,可讀性甚高。
在評審過程,我發現一個頗堪思考的現象:大部分寫給老師的信,比寫給父母的信,更能真情流露,所討論問題亦更實質;反而部分給父母的信卻流於空泛,欠了點真情實感。
我想,主要原因是初中生正處於反叛年齡,父母的權威形象日漸褪色,少年人崇拜對象轉向老師,而心事則寧向同輩朋友傾訴,加上中國父母鮮有用行動對少年子女表達愛護關懷,於是少年人與父母關係便見疏離,這種情況要等到子女升上高中,身心漸趨成熟才會改變過來。
如果家有少年人的父母能明白這種心理轉變是正常規律,當能諒解少年子女,並嘗試調整步伐與他們同步成長,學習視成長的子女為朋友,如此,親子關係將以另一種形式出現,而父母子女亦能分享更和諧的家庭生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