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84 期(2016 年 1 月 31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一大羣同學,沒有多少個手頭豐裕的,大多數人都要向政府借錢,都是苦學生,一套一套的書,往往是省吃儉用才買回來的,另外大年初一上某書店買書,可獲六折優待,那老闆脾氣不佳,經常出言嘲弄,我們為了買平價書,也不得不消受他的怪脾氣。
借書給我的朋友是在台灣唸大學的,她說窮學生買書可真是付足代價。比如某一套書,她吃了一個月的麵包省下飯錢才買到手,所以實在捨不得丟掉。屢次收拾家居,減少身外物,但是那些舊書,總是丟不下手。
物質不豐裕的年代,無論是心愛的玩具、衣飾,抑或追求夢想的書籍、照相機、唱片等,一律得想辦法努力一番才可得到,包括剋扣自己,又或去兼職,又或苦苦積蓄,總而言之都是要付代價,所以東西到手後都很珍惜。或許我們就是這樣學會了人生的一課︰所有值得珍惜的東西,必定經過付代價的經歷。
即或一技之長,或是掌握一種才能,以至鑽研學問,莫不如此,不付代價不可能得到。人生中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必然是自己付出了心思時間努力的後果。為人父母者,實應謹記要讓下一代同樣去付代價,以致他們能擁有對他們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