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露拾荒者苦況
 促落實友善對待政策


2806 期(2018 年 6 月 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為更深入了解拾荒羣體狀況,新福事工協會轄下關懷貧窮學校成立「拾平台」組織,並於三月中進行地區定點訪問調查,發現拾荒者每月平均收入僅716元,當中有近兩成於過去三個月曾被食環署驅趕,甚至票控和充公財物。「拾平台」於五月二十八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促政府落實「拾荒者友善對待政策」,及籲教會重新思考開放空間的可行性,讓拾荒者重新得到社會認同和肯定。

  是次全港拾荒者調查研究,以面對面問卷形式在全港十一區進行,成功訪問五十八間回收舖及五百零五位合符資格的拾荒者,其中有高達八成為女性。受訪者年齡偏高,八成超過六十歲,且以獨居或與伴侶同住為主。拾荒者大多為低收入人士,超過六成月入少於五千元,且僅有8.2%領取綜援,15.5%領取長者津貼及27.4%領取生果金,較社會整體為低。

  此外,近九成拾荒者表示基於經濟動機而拾荒,包括維持生計及幫補家計。他們近乎以全職從事拾荒工作,每天工作中位時數為五個半小時,每次回收平均重量為三十五公斤,組織推算全港拾荒者每天總回收量高達約一百九十三公噸,惟每次平均收入僅24.9元,即每月平均收入為716元。

  拾荒者走在街頭經常遇到不利處境,其中17.3%於過去三個月內曾被食環署驅趕,1.9%被票控,9.3%被充公財物。在上水區拾荒四年的黃月嫺多次經歷被充公,近日因病入院更一度被清走所有私人物品。她在會上哭訴自己與街坊關係一直良好,不時有街坊送贈湯水和衣物,甚至置放物品讓她看管,惟食環署指收到街坊投訴阻街而執法驅趕。她更多次被偷去手推車,迫使她向回收商借用,卻因而要長期被「呃秤 」,她感無奈:「自己推去賣只有四十一、二元,別人幫我推去卻有六十八元,有時七十多元。」她指,即使工作至凌晨每天僅得數十元糊口,但堅持一日仍有氣力,也不會領取政府補助。

  另一拾荒者區鳳蘭則在葵芳拾荒十多年,現年六十七歲的她因為過去節儉儲蓄而無法申請政府補助,透過執拾紙皮、發泡膠箱、廚餘等,每日賺取二百多元幫補家計,卻令手腳出現彎曲問題。她亦同樣經歷被驅趕和充公,曾被罰款五百元,又常被罵霸佔公眾地方,弄髒地下,她感氣憤:「有叫我不要在這條街執,但條條街都被趕,我也不知哪條街可以執。」

  社會忽視工種 引發張力產生

  參與是次調查的義工陳紹銘總結調查指出,拾荒長者生活艱難,他們多不符合或不願意申請政府資助,須靠拾荒幫補家計,他們即使另有工作亦非常低薪。他認為,拾荒者在社區長期付出未被肯定,從工作次數、回收重量及收入數據可知他們付出不少勞動力,更是香港回收業的最前線,惜業界長期忽略拾荒者的角色和貢獻,未有投放資源改善他們的處境。他又認為,拾荒工作是被主流社會忽視的「次經濟工種」,就如小販工作,能夠支援經濟上需要額外收入的基層市民。

  「工種過去未被肯定,令拾荒者與社會不同持分者產生張力。」陳紹銘續言,執法部門及回收業界未有肯定他們工作,令他們面對食環署驅趕、充公財物及票控,以及被回收舖呃秤,同時亦因社會不認同而遭受市民不禮貌對待,更甚拾荒工作需面對法律風險,他批評政府和回收業界口頭上認同拾荒者環保回收工作的貢獻,卻未有討論具體的權利與保障。

  友善對待政策 重獲社會認同

  新福事工協會關懷貧窮學校事工主任鄧永謙直言,拾荒是被忽視的工種,因政府及回收業界從不視拾荒為正式工作,因此拾荒者與無家者一樣,其身分都不被社會認同。然而,組織推算全港每天拾荒者的總回收量高達一百九十三公噸,其經濟效益雖然計算在本地生產總值(GDP)中,但卻被分類為回收店舖的回收量,忽略了他們在前線執紙皮的貢獻。因此,他期望政府執法部門、回收業界和社區,能共同實踐「拾荒者友善對待政策」,讓他們重新在社會中被認同和肯定。

  他建議執法部門放寬處理阻街個案,因拾荒者處理紙皮需要時間和空間,並非刻意阻礙街道,但執法人員往往清走他們的紙皮和私人物件。「在研究中發現,大家對阻街的理解不同,導致執法部門要驅趕他們,其實拾荒者需要空間處理紙皮,可惜社會沒有給予他們空間。」因此,他建議執法部門可先以一般警告處理,減少立刻充公物資及票控,並與民間組織重新商討執法指引。

  此外,他建議政府撥備資源予民間團體,成立保障拾荒者團體,承認他們為回收業鏈的一員,讓行內及公眾明白他們的處境和被歧視的情況。他又指,政府可容許拾荒者在指定地點處理紙皮,如公園、棄置公地、天橋底、後巷等,同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讓長者在晚年安享生活的基本權利。

  教會開放空間 茶居試作先導

  至於教會方面,鄧永謙坦言曾建議教會開放場地,讓拾荒者擺放物資和休息,但開放空間牽涉行政管理等問題,令不少教會卻步。「他們想做社關,但未必是這個方向。」惟他認為,相比其他事工,教會開放空間的成本不高,未來將積極鼓勵教會參考相關做法,同時繼續推行處境體驗課程,讓公眾認識弱勢社羣的實際情況,除去原有的負面印象和標籤。

  他表示,未來團體將於土瓜灣區進行為期三至六個月的組織工作,並嘗試在特定地點測試人流,若未有對行人造成太多不便,建議政府將該地劃為回收區,讓括荒者在指定地點處理紙皮。另外,團體亦與街坊建立關係,稍後將開展焦點小組(Focus Group),深入了解拾荒者的背景及拾荒原因等。

  好鄰舍北區教會堂主任陳凱興指,舊約中的先知常斥責當權者沒有幫助窮人,今天拾荒者被「刻薄」對待,反映政府同樣沒有看顧孤寡貧弱。他分享,其教會設有茶居為拾荒者、清潔工友提供休息空間,又開設平價飯堂和無家者短期宿位等,形容茶居為基層人士的支援中心。他盼望以此作為先導計畫,若行之有效將建議其他教會仿效,一起以行動關愛弱勢社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