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聆聽運動」,傳後創傷福音


2904 期(2020 年 4 月 19 日)
◎ 教會觸覺 ◎ 盧家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聆聽不單是傳福音的技巧,

  聆聽實在是福音不可或缺的內涵。

  就被罪者而言,

  聆聽者就是喜訊。

  是喜訊的臨格。⋯⋯

  傳福音的聆聽者,

  不要忘記你不但是福音的工具,

  更是福音的內涵。」

  年少時拜讀馮煒文先生的《傳福音的再思》(修訂版名《市井.罪人.被罪者》),震驚非常!筆者雖即時茅塞頓開,惜資質愚鈍,蹉跎歲月,似明非明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

  至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晚上,走在忽然陌生的金鐘街頭⋯⋯迷惘的我在尋找所認識的青年,更在尋找答案:這不再一樣的城,需要個怎樣的福音?在那些日子,八福常不明所以浮現腦海:「心靈貧窮⋯⋯哀慟⋯⋯溫柔⋯⋯飢渴慕義⋯⋯憐恤人⋯⋯清心⋯⋯使人和睦⋯⋯為義受逼害的人有福了!」(太五3-10)

  去年初夏社運熾熱,筆者忽驚覺八福彷彿在命名港人當下狀態:情緒爆煲、沉痛哀傷、無力感壓住、「公義何時彰顯?」、看見需要以慈心行道、承受壓力而仍守住初衷、費勁地調解衝突、為公義負代價⋯⋯!巧合?若非巧合,則我們與《馬太》的受眾似有某種連結:我們都經歷極大社會創傷!《馬太》應成書於耶路撒冷被毀後。史家約瑟夫指,八個月死了一百萬人!劫後餘生者成了《馬太》第一代受眾。

  去年七月,有幸列席一班資深教牧及神學工作者會議,探討教會各方面的更新,其一是傳福音的範式轉移/工具更新。會後筆者與機構同工應用上述讀經亮光,開發了一套將處境、輔導、福音結合的聆聽卡,作為「校園宣教士」的傳福音工具。聆聽卡共八張,各載一福。一面圖畫,一面經文。圖畫是八福的受壓者意象,使用者各選一卡代表自己對香港現況的心情,再逐一分享。其他人則細聽故事,不作論斷,只表達同理心並禱告祝福。若情況容許,再一同細味卡後經文深意,發掘耶穌天國福音的盼望。

  這日子不少港人身心受創、關係撕裂⋯⋯有人甚至走上不歸路。實在,各人都需要也值得別人聆聽。為此,同工、同學由暑期起,透過聆聽卡去關心身邊人。這半年亦辦訓練班去裝備有心人,成為「積極聆聽者」(Active Listener)和「八福分享者」(Beatitudes Sharer),期望推動更多人善用聆聽卡,在社區或學校裏關心人。

  我們曉得自己也是受創者,不配亦不懂醫治受創心靈,但因遇上被釘受創的主,加入教會成為受創基督身體的肢體,也願受差進到香港這「創傷共同體」當中,見證福音!你又願意參與這場「聆聽運動」嗎?

  盧家輝(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主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