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病人的尊嚴


2908 期(2020 年 5 月 17 日)
◎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麥英輝醫生坦言當初揀選老人科是因為這是剛成立的專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後二十多年來看着老人科的發展,當中有令人稱慶的地方,亦有尚待解決的問題。不過,他更看到自己的信仰如何繫結在自己的專業裏,對基督教強調的全人醫治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實踐。

  老人科反映社會變化

  一九九零年醫科畢業後,在完成基礎訓練要開始揀選專科時,麥英輝所屬的醫院正好有一個新的專科成立,「就是伊利沙伯醫院最年輕的專科——老人科」。那時除了油麻地專科診所外,就沒有其他相應服務,他相信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於是就投身進去。

  回望差不多三十年前實習時,老人在內科病房佔的是小部分,年紀頂多是六、七十歲,可以自行走路,「巡房時能跟你交談,清晰的說出自己的病徵」;但今天他見得最多的是八、九十歲,佔病房的比例愈來愈多,不少還要插着鼻胃管餵飼,完全不能自理。

  除了反映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外,麥英輝還察覺今天愈來愈多病人是從老人院送來的,「入住老人院的往往是身體最虛弱的一羣」;其他則不少是獨居或雙老的老人家,「過去的大家庭形式變得愈來愈少」。

  走出醫院連結社區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醫管局後來成立了外展服務,團隊包括了老人科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等,上門到老人院提供評估和治療,希望能儘早給予所需的醫療服務。至於院舍以外,則有社會福利署負責的改善家居計畫,是為輪候入住老人院的長者而設,主要由非政府機構(NGO)主導,社工、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家務助理組合而成。他們有時會邀請醫管局的老人科醫生,又或是私家醫生同往,麥英輝亦曾參與九龍城、黃大仙和油尖旺區三個團隊。過程中或會讓一些不願去醫院的隱蔽長者,又或是住在沒有升降機的唐樓內長者得到治療。

  不過,麥英輝坦言隱蔽長者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老人科若能加強這方面是好事,只是在人手不足下,出勤的資源「變得很有限和更加貴」;而且這類長者不是那麼容易接觸到,即使社工亦會有困難。

  而為了減少老人因身體虛弱而經常出入醫院,逼爆病房及急症室,老人科大概在十年前成立「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畫」,他們以電腦數據計算病人二十八天再入院的機會,這類高危病人會由醫院的團隊連同非政府機構,提供出院前後的一站式支援服務,「以致他回家後也不會面對太大困難,令他出院的過程更順利」,希望透過跨專業的醫社合作模式,減低他們再入院的頻率。

  全人治療要到甚麼程度

  作為老人科醫生,麥英輝很多時候會為病人做一個全面的評估,問很多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單是他的身體,而是心理和社交」,那需要很多時間,而往往這就是醫生最缺乏的;他說「照顧一個病人你可以點到即止,也可以問得很詳盡」。他舉了個日常例子,就是很多長者中風後都會情緒抑鬱。當醫生以為讓他能夠走路,可以自我照顧就足夠了,但卻忽略了問長者有沒有抑鬱?又或是不知道長者住在唐樓,沒有電梯,根本不能回家……等問題。這就不算是整全的治療了!

  他說聖經記載,耶穌除了醫治人的身體外,也醫治人的心靈,「老人科照料病人的方法上,也應用同一種方法,就是全人治療」。

  至於全人治療要去到甚麼程度?麥英輝有一個很深刻的個案。有次他遇上一個認知障礙的婆婆,已經不能說話,起居飲食都要兒子和傭工照顧,兒子是個很有教養的專業人士,後來卻得知這名照顧者原來壓力很大,有時會拍打病人,甚至出現接近虐老的行為,於是麥英輝旁敲側擊引導他剖白,並在查詢徵狀後,說服他去看精神科醫生,對方最終接受治療,情緒穩定了,再也沒做傷害病人的事。

  「這件事給我的體會很深,我們不僅醫治病人本身這麼簡單,還要治療整個家庭」。

  老人約束問題

  至於社會關注的老人約束問題,麥英輝認為應該盡量避免。他也明白在繁忙的病房中,對有認知障礙或精神混亂的病人,不少醫護人員難以避免採取約束方法;但他強調約束對病人的心理有非常大的影響,曾有一個六十多歲的病人起初被評為認知障礙,但他發覺病人除了在病房有混亂表現外,在門診做評估時卻是條理清晰的,病人後來解釋由於只想拔走身上的尿導管而被醫護綁在床上,因而發脾氣反抗。「一個約束會為一個人帶來多大的創傷,大得使人誤以為他患上認知障礙?病人有多不滿,才會有這麼大的反抗?」

  他說外國的醫院有充裕的空間和人手,可以為病人提供更個人化的照顧,又或是設有軟墊的病房,讓病人不會因無意識的行動而撞傷或跌傷,只是香港目前的狀況難以比較。但他相信「有受過老人科專業訓練的人士,對於運用約束看法較謹慎,應用的機會也相應減少」,並希望這些外國醫院的文化和技巧,會逐漸透過訓練應用到其他團隊上。

  堅持病人有自決權利

  老人科醫生不時面對一個個生命的終結,而隨着醫療技術與日俱增,病人或可靠心肺復甦、人工呼吸機等維生,但延長的只是死亡過程,疾病不能逆轉。於是老人科亦開展「晚晴服務」,派遣專職護士到老人院討論臨終的醫療決定,告訴他們可以有怎樣的選擇。「到你人生終結時,不一定都需要做一些侵入性的治療,這些不一定增長壽命,而是增加痛苦」。由於討論往往是以小時計,「但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只能集中於有需要的病人身上」,主要是很虛弱、經常進出醫院、多次瀕臨死亡的老人。

  只是病人那時的狀況未必容易溝通,跟家屬商量會快捷得多,但麥英輝堅持病人自決,認為「這是一個道德標準」,所以無論是插喉、呼吸機、急救、插胃喉、吊鹽水這些措施,「我都會盡可能堅持病人能夠參與討論」,並要求同事去確認病人有這個能力。

  堅持背後是對病人尊嚴的捍衞,那其實亦是他的信仰,「我覺得神造我們,用祂的樣式去造人,每個人都是應該被尊重的」;而表現在專業上,就是「我做的決定是要為了病人的最大利益」,因為「每一個病人都將自己交託於你,他來到你的面前是完全相信你」。

  面對醫院的負荷,麥英輝認為應建設老人科急症病房,讓相關的醫護人員先做評估和治療,改善長者的照顧,或能縮短住院的時間,解決當前的急務。

  麥英輝 ︳伊利沙伯醫院老人科顧問醫生

  訪談日期︰2019年4月13日

  訪談學生︰黃碧瑤、馮愷澄 / 香港浸會大學

       錢愈、陳啟政、紀諾軒、俞嘉軒 / 華英中學

  整理與撰寫︰馬少萍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