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尋找、敲門—
 2022教關推行愛心行動服侍成效調查


3041 期(2022 年 12 月 4 日)
◎ 教關愛心行動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物資只是一道門,更重要的是教會長期跟進,牧養和深化關係,轉化生命和社區。」

  感謝主,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下稱「教關」)網絡平台的伙伴一直也明白身、心、社、靈的全人關懷,是實踐整存福音的重要一環。教關「愛心行動」連結機構或個人羣體,提供免費資源,例如食物、服務、物資或活動等,與「教關」伙伴分享,藉着這些資源成為媒介和起始點,支援伙伴於地區向基層人士作長線服侍,鼓勵教會不只是停留在一次性的關懷服侍,而是持續轉化,成為社區教會。過往幾年,教關竭力與堂會網絡同行,支援全港18區,鼓勵超過1000個伙伴合一地服侍。感恩上帝豐厚恩典,接近700間堂會,透個教關愛心行動提供不同項目,尤其於新冠疫情中推出多個先導計畫,支援 18 區伙伴服侍接近 800,000 基層人次,於患難中踐行基督的愛和福音,實踐天國觀的社區轉化模式去回應基層的需要,於社區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轉化生命。

  以神國為本 以社區為念

  教關於2022年4月開展了「愛心行動服侍成效調查」,負責團隊在擬定計畫後,邀請了20位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暑期實習生,在2022年6-8月期間與來自各區31位牧者以及負責社區服侍的弟兄姊妹進行小組訪談,總共進行了5場小組訪談。受助者焦點小組方面,本次訪問總共邀請了44位曾接受教會服務,並且參加過愛心行動的受助者參與,當中總共舉行了10次小組訪談,由一名實習生帶領訪問,另一名實習生負責記錄。訪問以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方法,透過教關與有關教會與機構協調選擇及邀請適合的人士。是次調查計畫由教關教育及研究小組核心成員李允平博士帶領,為了解不同單位(教會以及受助者)對於愛心行動的看法以及意見,並且能否為他們提供幫助。研究團隊設計了兩份問卷以作收集量性數據之用,一份教會問卷、一份受助者問卷。當中收集了275份教牧問卷以及960分受助者問卷。在抽樣方面,問卷調查以低收入人士、物質匱乏者、有長者與兒童的基層家庭等為對象,曾經接受教會物資,以及參與愛心行動計畫的以住戶為單位。

  按受助者的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結果,我們發現透過教關愛心行動,在全人層面上支援了有需要人士,盼望透過分享成效,感謝及欣賞一眾伙伴教會團隊一直以來深耕細作的「撒種」,讓我們一同歡呼「收割」。

  報告指出教關舉行的活動能夠在多角度幫助受助者,充實生命:

  1. 以先導計畫回應服務需要

  I. 舒緩社交貧窮

  ii. 加深信仰上的認識

  iii. 從受助者變為幫助者的轉化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後一4-5)

  2. 能提供兼具知識與關懷教育模式的可信服務,以培育能力、充權教會服務弱勢羣體為重心;幫助他們:

  I. 針對基本需要

  ii. 針對社交需要

  iii. 針對親子需要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做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做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裏,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二十五 34-40)

  3. 能團結社區網絡,幫助和充權前線聯合教會合作拓展服務,接觸更多缺乏資源的社區活動,讓堂會更有效地支持資源在社區實踐上主的天國使命;幫助教會拓展服務,接觸更多有需要人士,更能引領有需要人士建立信仰,實踐上主的天國使命:

  I. 教會與受助者的結連

  ii. 對參與服務人士全面的支援

  iii. 幫助教會成員實踐信仰的使命,信徒生命成長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6)

  全人關愛帶來醫治與釋放

  總結調查結果後,教關再出以下建議,供教會於開展社關服侍時作參考,盼望能共享資源及發現,更有效地服侍基層羣體:

  1.發揮社區信仰網絡—分享可持續社區主導發展的意念,發掘服務空隙,發展先導計畫,回應需要,建立網絡,發揮協同效應。

  我們建議各大型企業、機構與各人本服務專業團體(例如社會工作、護理、復康、教育的團體)應關注社區裏一些規模較小、但在服務社羣上發揮積極作用的教會或機構,給予他們適切的財政、物資與專業服務支援。伙伴教會或信仰羣體應提供長遠全人關懷基層人士。

  2.發掘更多民生資源 —集合社區團隊、建立關係、肯定及認同成員,轉化問題為一個個議題,制定計畫。

  近年社會上有很多提供民生資源的非牟利機構、初創企業提供不同的民生資源,例如:食物供應、學習工具及免費補習班;社區中各有心人士組成團隊提供功課輔導支援,甚至成為友師。

  3.持續深度及全面照顧基層人士全人的身、心、社、靈需要。

  以物質供應回應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服務提供者需重視與他們的長遠關係建立,與他們同行,讓教會、會眾、與專業人士等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動員社會資源,建立更廣闊的平台,鼓勵更多跨界別合作,回應並創造社區經濟機遇,減輕基層的痛苦,以憐憫牧養成立工作小組,制定目標,分配角色,給他們充權,讓基層人士被建立起來服侍基層。

  結網同行 轉化倍增

  無論是疫情前後或疫情中,基層所面對的困難和需要並非個別地區的問題,教關透過各地區網絡聯繫教會、機構、信仰羣體,攜手合作,一起與全港基層及伙伴同行。在平常日子透過網絡供應各樣物資,從而認識街坊了解需要,以作更深入支援。而在疫情的非常日子,教牧網絡平台互通消息跨區支援,讓分隔東西南北的親友,在染疫隔離的日子得到同區牧者的安慰。展望下一里路,我們更加需要堅持與基層網絡同行,深耕細作。招聚眾教會及社會回應在地區基層家庭的需要,投入服侍基層並轉化社區。

  誠邀你瀏覽以下連結查看報告全文,了解基層人士的需要,及天國觀的社區轉化如何使信徒展現天國在社區:https://www.hkcnp.org.hk/core_services/transformation_model/kabcd/

  了解教關愛心行動資源,作為媒介關懷社區有需要人士,長遠轉化生命和社區:https://www.hkcnp.org.hk/core_services/love_in_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