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苦期的生命教育:救贖痛苦(二)


3056 期(2023 年 3 月 19 日)
◎ 生命教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就着我們可能是耶穌基督的「共同救贖者」,第一張出現的圖晝是父母。我們不需浪漫化父母一切行為。事實上,以「為你好」之名的父母之愛可以是專制和侵犯。留意這虛假的愛之外,我們體會父母的救贖痛苦。每次為朋友的父母之安息禮拜負責講道時,我都有機會聆聽朋友對父母付出的感謝,以致他們可以有今日的人生和生活。這是父母的救贖痛苦。經歷痛苦的父母不一定會看他們的付出是痛苦。為了孩子有好的生活,父母已不覺自己受的苦是一回事了。作為父親的我明白這道理。

  第二張圖晝是認真和盡力工作者。他們是建築工人、清潔工人、老師、司機等。習慣了以交易理解生活的我們,可能會多從買賣關係看待工作。即一個願買,一個願賣,沒有誰欠誰,只是公平交易就可以了。在交易關係下,向對方說一聲「謝謝」是無須要,甚至顧客至上才是道理。學生對老師如是、乘客對巴士司機如是、市民對清潔工人如是。然而,我們要知道,建築工人的勞傷是為了我們、清潔工人的辛苦是為了我們。事實上,錢不是「大晒」。他們的痛苦是救贖痛苦。

  第三張圖畫是那些為社會不公義挺身而出,並可能因此付出痛苦的人。他們是那獲「好市民獎」的市民、為香港禱告的神職人員、保護國土和其他人生命的士兵。他們通常都獲得讚賞,但我想起異見者。第一,他們為一個更公義社會的出現受苦了。第二,他們甚至為犯罪者受苦,希望他們可以早日悔改。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是被神擊打苦待。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被壓傷。因他受的懲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五十三4-5)。

  救贖痛苦不是要為一切痛苦帶來意義,但痛苦可以有救贖性。我們沒有需要為別人的痛苦決定其救贖性與否,我們只需要多一個視域認識痛苦,為那些承受救贖痛苦的人提供一杯涼水、表達感謝,並為他們討回公義。這是預苦期的生命教育。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