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街市遇上馬禮遜兒子


3067 期(2023 年 6 月 4 日)
◎ 十架信息亮街景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二十五歲時隻身出發,於1807年9月到達澳門;至1809年2月與年僅十七歲的瑪莉 (Mary Morton)結婚。兩年之後長子出生同日夭折;隨後1812年6月獲得女兒瑞貝卡 (Rebecca),1814年4月再獲兒子馬儒翰(John Robert Morrion)。「上環街市」改造成的「西港城」,並且有電車駛經的「摩利臣街」(Morrison Street),就是以馬儒翰命名。

  馬儒翰七歲喪母,童年漂泊;曾寄養於英國友好家,至十二歲才與父親團聚。馬禮遜刻意栽培兒子學習中華文化,於是送他到自己於南洋馬六甲創辦的「英華書院」去。馬儒翰在校的三年期間,充份地掌握了中文及印刷術,成為一生的主要事業。

  當年洋人遠航到來,要非軍政擴權就是商貿取利。然而傳教士心懷傳道服侍,只有他們肯艱辛地學習中華文化,亦因而成為僅有的、精通中文的洋人。時勢使然,出於多方考慮,第一代教士常兼任眾多華洋轇轕的中介翻譯員;這使他們的身分角色難免染上其他色彩。

  在中英眾多衝突期間,馬儒翰一直是英國前線軍政主管最器重信任的翻譯員。事關香港島的《南京條約》,由兩國談判到簽訂場合,馬儒翰都身在其間;條約的文本,更是他依據談判結果起草的。英國佔治香港島之後,授予馬儒翰一個官銜;後來命名「摩利臣街」紀念他。

  馬儒翰的主職是翻譯,並非正式宣教士。然而他一直熱心參與傳道工作,又是馬禮遜兒子,既精通中文,更貼近知悉政局;同代宣教者及差會都極力邀他協辦事工,包括籌畫策略及修訂中文聖經。馬儒翰一生未婚,於1843年8月在出生地澳門病逝,葬於父母之旁。

  區伯平(撰文、拍攝、繪圖)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