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歷程


3070 期(2023 年 6 月 25 日)
◎ 釋經講道 ◎ 江偉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聖靈降臨後第四主日

  (耶二十7-13;詩六十九7-10、(11-15)、16-18;羅六1b-11;太十24-39)

  是日書信題內容,可理解為信徒在天路中所經歷的三個覺悟。(羅六1下-11)經文雖由羅馬書六章一節下開始,但為了明白上文下理,需整全看一至二節;分題一「從罪中覺悟」。第一節是連繫前文,這可從一至四章保羅講解何謂因信稱義說起;當中的「信」,除相信之外,更表達忠信。第五章,保羅以比喻勸勉讀者,勿將「信」停在認知階段,務必行動,離開犯罪的狀態。第五章十二至二十一節為首個比喻,提及亞當一人將罪帶入世界,原罪成了人的宿命;幸得天父恩典,基督一人將救恩帶給人類,使人不被罪所轄制。

  亞當與基督的討論理應完結之際,卻還有餘波,因保羅估計必有人反駁。羅馬書六章一節下是他以自問自答方式演繹反對者的想法,意思是既然有赦罪恩典,信徒便可持續犯罪;當犯罪愈多,就愈顯出基督的恩典豐厚!保羅旋即在第二節回應「絕對不可」,斬釘截鐵表明上述反駁屬歪理。次句「我們向罪死了的人」,提醒讀者貴為信徒身分,應當自重。末句「豈可仍在罪中活着呢」,指出他們猶如活在罪惡的陰霾之下,缺乏目標與生氣;更甚者是每天都在犯罪中,意即其生活行為、模式及習慣等皆敗壞;要速速悔改!

  分題二「從合一覺悟」。第五節首句「我們若與他合一」,究竟與基督合一是何所指?其內容分佈在以下經文。第六節「我們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然後第四節「所以,我們藉着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之後第八節「我們若與基督同死,我們信也必與他同活。」

  保羅呼籲信徒與主同釘十架、同埋葬、同死、同活,不是可字義直解,乃象徵及屬靈之意。其實踐務必先從個人認知及情感中,明白基督的救贖捨身,繼而倒空自己,學習耶穌,準備服侍他人。同時要穩定參與各式聚會,藉此培養靈性,參與事奉工作。還要關注每刻如何度過,設法使日常生活的各環節,即工作、娛樂、習慣、飲食、購買、思考及休息等各方面,都與基督拉上關係,達致合一。

  分題三「從死中覺悟」。由二至十一節,除了第六節沒有「死」這字之外,其餘九節經文均有記載。當中最少蘊含兩重意思,其一是肉身死亡,每當保羅以死來描述基督的經歷,乃說明祂的身體死亡。每當提醒信徒要與基督聯合,同死、同埋葬之時;往往是指屬靈概念上要將老我釘死和埋葬,不讓私慾蠶食屬靈生命。

  當保羅將兩重死亡概念合併一起討論,從中可以明白兩者互有關聯。因為當基督戰勝身體的死亡之後,意味也能帶領信徒的屬靈生命戰勝死亡,以及將來朽壞的身軀,也可戰勝死亡,迎來身體復活。這樣,死亡就不再作人的主了。因自有人類開始,死亡在歷代威嚇眾生,有時信徒也不能倖免。如今信徒與基督聯合之後,心靈得以漸漸超越死亡的恐懼,心態上提早不受死亡所束縛,展現出無畏無懼之基督精神,活出豐盛人生!

  今天講道共有三個覺悟,先要常常警醒,從罪中覺悟。繼而重視聚會,調節生活,好使在與基督的合一中覺悟。最後還要每天治死舊我,修練靈性,從死中覺悟。祝福各位在天路歷程中,經歷神所賜的喜樂與平安。誠心所願!

江偉才 (旺角靈糧堂顧問牧師)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