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學語言


3084 期(2023 年 10 月 1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偶然看到一個會講中英日三種語言的日本年輕人,在YouTube上分享他自學語言的經驗,很有啟發性。

  他在節目中提出六個自學要點,說到底還是製造語言環境,不必像學校的正規課程那樣,從單字詞語和文法學起,而是應該像學習母語那樣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理解地輸入)為手段。

  這跟孩子牙牙學語時相似,當孩子明白講某些字彙會得到大人回應,慢慢就掌握那些「有用」的字詞,然後便是把詞彙組成句子。

  網上世界有各種語言的教學頻道,譬如透過聆聽短篇故事學英語就非常流行,臨睡前開始聽,聽累了在故事聲中入睡相當不錯,任由主持人繼續朗讀,在夢中無意識地學習,學得多少亦無所謂,這樣全無壓力的語言學習,輕鬆又愉快,還可以防止腦退化。

   不過,年輕人的第五重點說開始時不必急於output,這點卻並不完全認同。學任何語言都不離「聽說讀寫」四步,而所謂output並不只限對話,朗讀背誦也是某種輸出,聆聽之後還是要多練習口語表達,否則便只能是紙上談兵。

  溫哥華圖書館舉辦的English Conversation Circle就是給不同族裔新移民製造語言環境,給他們口語練習的機會,既可以聆聽不同發音,又有發表意見的機會,擔任義工以來,看見不少開始時一句英語都說不出的人,慢慢就敢開口了。

  其實,怎樣才算是完全掌握一種語言呢?即使是母語,也不見得人人都可以說得好,除了教授語言的老師,必須達到精通語法修辭的高層次外,一般人只要能表達心中所想,又能跟其他人溝通,便可算是達到目標。

  詞彙愈多,表達能力愈強,大量閱讀會有幫助,至於要能寫作,那就並無捷徑,必須下苦功了。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特稿】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29屆培靈𡚒興大會禱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