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同服侍
 柴灣區教牧同工團契


3084 期(2023 年 10 月 1 日)
◎ 特稿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中秋佳節剛過,不少教會都在團契聚會中舉辦節慶活動,其中9月23日舉辦的「萬家燈火賀中秋」佈道會可說是柴灣區最大型的活動之一。當日,約350位街坊扶老攜幼走進柴灣浸信會,疫情後再次聚首一堂,重現昔日被口罩遮掩的笑容,一家大小置身於攤位遊戲的歡樂氣氛中。

  如此大型活動須投入大量資源,單是義工已超過140人,絕非一間教會所能承擔。原來佈道會是由柴灣區教牧同工團契(下稱團契)其中13個單位合辦,多年來團契舉辦不少福音聚會,成員間無分你我,彼此分享資源,同心合意服侍區內居民。今期〈特稿〉邀請團契中4位教會代表,介紹團契事工及異象,也許能讓各區教會借鏡,重新思考教會合一精神。
  董:董美琴牧師(中華基督教會柴灣堂)
  盧:盧雪芬牧師(新生命浸信會)
  江:江惠明牧師(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傳恩堂)
  鍾:鍾偉信牧師(百德浸信會)

  *相片由柴灣區教牧同工團契提供

 

柴灣區教牧同工團契成立的起源?
董:我在1989年加入團契,當時團契成員來自6間教會,分別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愛華村堂、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堂、柴灣浸信會、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柴灣萬善堂、基督教柴灣福音堂、基督教宣道會興華堂。

  按宣道會興華堂資深牧師張觀運牧師追溯,團契應在1978-80年漸漸成形,當時已有幾間熱心服侍社區的堂會教牧同工彼此聯繫,及後更因在80年初爭取興建東區醫院而同心結連。

現時,柴灣區教牧同工團契有多少成員?

  盧:現時,團契共有22間教會及機構,比成立時增加了16間。

  成員包括:柴灣浸信會、小西灣浸信會福音堂、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愛華村堂、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禧恩堂、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禧恩堂服務坊、中華基督教會柴灣堂、中華基督教會小西灣堂、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柴灣萬善堂、柴灣福音堂、基督教宣道會興華堂、基督教宣道會柴灣堂、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堂、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樂堂、五旬節聖潔會愛真理堂、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柴灣堂、中華傳道會柴灣堂、基督教會活石堂(香港堂)、新生命浸信會、百德浸信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傳恩堂、YWAM Gateway(青年使命團)、東區醫院院牧部。

除了舉辦聯合活動外,教會間是否還有其他合作和結連?

  江:我們試過兩間教會合作,一同推展南亞事工和大學校園普通話事工,過程中看到信徒發揮恩賜與專業,甚至協助另一教會的服侍,主內合一的精神不言而喻。我們也曾支持同區教會的宣教士作海外宣教,亦有轉介新朋友到區內合適的教會聚會或接受牧養,並分享物資予有需要的教會,服侍基層家庭。

  鍾:我們在探訪劏房戶、街頭佈道、護老院舍服侍和長者福音跟進平台聚會上,除了教牧同工身體力行外,也積極推動弟兄姊妹一起參與。過去三年,即使身處疫情中,多間柴灣區堂會和機構也一起參與服侍,不單把焦點放在坊眾的福音需要上,更銳意建立和栽培服侍團隊,一起回應上帝的恩典。

  盧:除了舉辦活動外,我們也共享「地方」資源。本堂於2017年搬遷至柴灣,當時常因崇拜及聚會空間不足所困擾,幸得區內教會願意借出場地,甚至還將教會活動室鎖匙交予我們,我們被這份主內恩情所感動,天國觀也擴闊了。現在,部分跨區教會在柴灣有恆常小組活動,我們也承傳這份主內恩情,願意借出場地,共享資源。

  另外,我們與附近的餅店、酒樓和雜貨鋪合作,向商店解釋教會的理念,為有需要的街坊派發食物券,鼓勵他們融入社會。這些食物券是區內合作教會共用的,一方面節省行政資源,另一方面也促進牧者們的溝通,以致更了解服侍對象的需要。

  

當中特別深刻或感人的片段?

  董:神學畢業後,我因植堂前往柴灣事奉,也因此參加了團契,當時初出茅廬的我被一眾資深教牧關愛、提點,甚感恩惠。過去30年,隨着堂會數目不斷增多,每年均聯合舉辦聖經課程及講座,還有派糭、百人盆菜、聖誕報佳音及佈道會等福音活動,這些活動並非單為合一而作,而是同心為上帝在社區中見證基督。

  不得不提柴灣區教會先賢,有見當時區內居民的醫療需要,乘時乘勢跟政府周旋,終成功爭取興建東區醫院,造福人羣。團契亦密鑼緊鼓籌備院牧事工,甚至已聘請區內一位同工擔任醫院院牧,配合醫院關顧病人「身心社靈」的核心價值。

  盧:最難忘剛舉辦的「萬家燈火賀中秋」佈道會,這是團契在疫情後的重點聯合事工。最大挑戰是教會人手短缺,牧者單是處理堂會事務已分身乏術,加上柴灣區遇上百年難遇的水災,牧者須處理善後事宜,早已忙得不可開交。但由於心繫居民的福音需要,大家在百忙中仍願意付出心力和時間,共同推動社區福音工作,這份「基督人、天國心」的志向在此顯明,也成為我終身學習和牧會的力量。

  

可否分享事工背後的合一異象?

  江:以弗所書二章18至22節記載,基督使我們成為一個身體──每一個信徒同蒙基督拯救,走在一起成立教會;每一間教會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合起來成為一個身體。可見上帝喜悅教會合一,教會的本質就是連於基督。

  此外,合一使我們彼此相愛和互相建立。我深信每間教會都有其優勢與缺欠,不可能單打獨鬥完成大使命,只有走在一起才能發揮更大優勢和事奉果效。加上在配搭服侍的過程中,信徒能一起學習彼此相愛和經歷上帝,互相激勵,生命從而得着鼓勵與成長。

  在過往的合一事奉中,我們經歷到上帝的豐盛,使我們更熱衷於夥伴合作,也因此更能看到事奉的果效。

  

同區有如此多教會,會否擔心彼此間有「搶羊」問題?你的觀察如何?

  江:約翰福音十章16節提醒,要以上帝的心腸為我們的天國觀,基督徒的責任是努力領人歸主,使迷羊返回羊圈。其實,每一隻羊都是屬於上帝的,不是屬於個人或個別教會,我們只是託管和牧養上帝的羊。所以為了羊的好處,我們不介意將信徒轉介到更適合的教會,故此不擔心「搶羊」問題。

  再者,每間教會各擅所長,必須互相合作配搭,加上柴灣區未得之民眾多,並非一兩間教會可以完成福音使命的。所以牧者間必須互通消息,交流心得,以便更好地牧養羊羣。

  

  

未來,柴灣區教牧同工團契有何計畫及願景?

  盧:記得初次參與團契,我已感受到各教牧關係緊密,感覺與別區教牧同工的連繫有所不同,卻又說不出所以然,待日子漸久,我才發現關鍵是「溫度」。教會間十分樂意彼此分享和支援,例如有教會獲機構捐贈食物,同工會即時詢問區內其他教會的需要,雖然涉及繁瑣行政工作,但大家都樂此不疲地聯絡和安排。我自己也被這種「相顧相助」的精神感染,生出樂意連結的心,故願意在是次中秋佈道會中擔任籌委,一同服侍坊眾。

  所以,我認為團契的發展和願景應是「承傳」,延續教會間願意分享的精神,連結不同宗派背景的牧者和信徒,互相學習,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未來,盼望團契的精神能延伸至其他地區,促成跨區教會連結,彼此在基督裏作合一見證。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特稿】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29屆培靈𡚒興大會禱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