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寫「父母也EQ」數年來最有感受的一次。
因為寫稿日是我四十九歲的最後半天,第二天早上的來臨我便是五十歲了。
向這段漫長的四十九年道別是甚麼感覺?情緒的複雜程度自然難免,但我很清楚自己最核心的情緒是「無限感激」,對象是我所相信的神,我信了祂超過三十年,我是一個很幸福的基督徒。
在頭二十年我是一個很認識基督教的人,上過很多聖經堂、主日學,也在十六歲後便去過不少培靈會講座、夏令營,看過逾百本基督教書籍。
然而那種投入的情緒是善變的、不穩定的,故此我沒有向人傳教的熱情。
使我改變的是做了社工之後,我服務過兒童中心、外展青少年服務、制服團體、弱智兒童、精神病人、商界員工訓練、情緒心理輔導,其後在大學督導學生實習,近五年便自行成立訓練機構推廣EQ情感教育和每週都到各校培訓教師和在家長會講演。
我體驗人類的痛苦~沒有安全感、擺不脫失敗陰影、仇恨心重、易妒忌、小氣、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愛與人比較(明知比較之後會不快樂)、不知足、不能自制(金錢、情感、時間運用)、懼怕現在擁有的好處將會失去、怕將來比現在更苦、易放棄理想、想守承諾但無意志執行、不夠生存的動力......。
人就是這樣的!
「不能自救」是鐵一般的事實,否則心理學問不需要研究到今天還是在更新改革;更不需要訓練那麼多輔導社工,我們總是高估了自己的挽救能力。所以,我們常是灰心、失望、氣餒?
四十九年的經驗使我肯定需要一位大能、有安慰人心、慈愛的真神。祂使我離開上述的痛苦,所以你常見到我燦爛的笑容。
願你也擁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萬里遊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