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衛視有個特輯叫「人生在線」,專訪不同階層的名人。我看了兩次,看到兩位充滿智慧之美的女士。
第一位是許慶吉,她是著名文學大家許地山的女兒。
文革時期,她以大學生的知青身分下鄉,跟村裡一位老鄉結了婚。鄉人稱讚她投入農村生活,完全沒有知識分子的驕氣。開放改革,她得到平反,可以回城裡居住,人人都以為她一定會把文化懸殊的丈夫棄如敝履。可是,她卻選擇把老伴同時申請回南京,繼續那外人看來並不匹配的婚姻。
訪問中,這位名門之後並沒有說甚麼高言大志,她淡淡地說出父親在「落花生」中的名句:人不必做外表好看的人,只要做有用的人。這固然是她對老伴的看法,也是她把父親教導落實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
許慶吉對婚姻的忠誠,贏得人們的欣賞和敬愛。
另一位充滿睿智的女士是羅有明,表面上,她是個九十七高齡的老太婆,實質上卻是身懷奇技的骨科專家。
她掌握祖傳祕技,擅長醫治各種骨折、骨骹移位的病症,由於手法獨特~用手摸摸,用腳一踹,原本要躺在擔架的病人便能起床行走~所以人們稱她為神醫。
但她坦白說,那並不神祕,只因為年紀老了,手力不夠改用腳而已。她名滿中外,外國有人出高薪聘請她去做研究,可是她寧願留在中國為老百姓治病。
她說,要那麼多錢幹嗎?國家養我就夠了。她退了休,天天第一個到醫院去替人看病。她惋惜自己不識字,只能口述靠人執筆把行醫經驗紀錄下來。
無私的胸襟,讓羅有明滿佈皺紋的臉龐看來慈祥美麗。
兩位女士以行動詮釋了何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她們的「詩書」是忠誠與無私,讓她們透出一份令人仰視的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萬里遊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