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實福傳沃荒原


3011 期(2022 年 5 月 8 日)
◎ 環迴新界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將軍澳新市鎮在靠近九龍市區的一段山坡上,矗立一座「靈實醫院禮拜堂」;這處位於舊日的海傍,是「調景嶺營」留下來的極少數痕跡。

  中國在抗日戰爭之後內戰再興,其中戰敗一方的軍民大舉撤至香港;援助逃難者成為嚴峻難題。在1950年中,因着不同的政治立場,位於摩星嶺的難民營地爆發衝突。政府為免局面惡化,急速於兩日之間將該處近七千人遷離,安置於遠隔市區的荒僻海灣山野,是為調景嶺營的來歷。

  這項極度倉促的行動,初期視作應急臨時措施;以至此後十年,調景嶺一直未有公共水電建置、未有公共醫療及教育,甚至未有派駐治安警務,形成一處自理的特殊社區。荒僻山野驟然住滿身無長物的民眾,物質援助及各式服務有賴各方志願組織;教會在此擔當了極重要的角色。

  北歐教會在十九世紀中期產生一波復興運動;期間成立的「挪威聖約教會」(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of Norway),旨在宣教。這教會於1938年差派本業護士司務道 (Annie Skau Berntsen) 前來中國,在陝西省的農村服事。司務道相繼經歷抗日戰爭及內戰,後來像其他西教士般只能出離中華大地。然而她心懷華人,在1953年再次奉差來到香港,開展調景嶺的醫療傳道工作。

  那時在調景嶺開展各式服務的各方教會組織並不少,她們既各有專項,亦互相協調合作。司務道的服侍相對突出,漸具規模,固然基於她的真誠信仰;這生命見證的感染力讓她獲得較多支援,以至能夠日漸擴張發展,也是關鍵。例如民間組織「挪威難民理事會」(Norwegian Refugee Council),就曾多次批出相當大金額資助。

  剛到調景嶺,司務道即與同道成立「將軍澳區醫援會」(Junk Bay Medical Relief Council),隨而開設「調景嶺基督教醫療中心」,至1955年開辦「靈實肺病療養院」,至1976年正名為「靈實醫院」;醫援會也在1990年改組為「基督教靈實協會」。司務道已經於1973年從醫療傳道職事退休,轉而專注聖約教會在香港的佈道植堂及教育服事。

  司務道堅守包含牧靈的全人醫療。「靈實」取名源於聖經教導的「屬靈果實」;強調醫療服務需要帶着屬靈果實,才可以使療養院符合英文名稱 (Haven of Hope),成為「盼望庇灣」。即使百般匱乏,司務道仍然力求療養院似乎額外的,建造一座禮拜堂;這股毅力終於在1961年成就。六十年來,這座禮拜堂鼓舞了千百醫護人員,安慰了成千上萬病友,撫慰了數不了的喪家親友。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散文】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