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兒童圖書日」談起:教會獎勵兒童讀物創作和出版


3057 期(2023 年 3 月 26 日)
◎ 教會之聲 ◎ 陳培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1805年4月2日是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的誕辰。自1976年起,總部在瑞士巴塞爾的「國際兒童讀物評議會」(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 IBBY)更把安徒生誕生的日子訂定為「國際兒童圖書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Book Day),讓他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全球兒童閱讀活動中重生過來,冀喚起人們對於讀書的熱愛,以及對兒童圖書寫作和出版的關注。

  該會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正式諮商關係的非政府非牟利組織,創立於1953年。宗旨是:透過兒童圖書促進國際間瞭解;使各地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具高文學水準和高藝術水準圖書;鼓勵並支持各國高品質兒童圖書的出版和發行;對致力於兒童和兒童文學事業的人們提供援助和培訓;激勵兒童文學領域的研究和學術事業。IBBY目前有七十多個國家分會,每年輪流選定一個國家分會主辦「國際兒童圖書日」。每兩年召開世界大會,會中並頒發國際兒童文學最高獎項—安徒生獎。近年來,世界各地繪本讀物出版漸見蓬勃,獲提名及得獎圖書備受各方矚目與關注。

  若從當代發展心理學來看大師安徒生的成長,他雖然著作等身(劇作20齣、童話29篇、童話集六套共40冊、小說6冊、遊記6冊、詩集3冊、自傳3冊),作品被翻譯為超過150種語文,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發行出版,又激發大量電影、劇作和動畫創作。然而,他自己卻是個非典型兒童,只因在父母自由教育氛圍下成長,雖受教育不多,學藝不專,甚至有點懶散,在學習羣體中表現怪異且不合羣,卻因酷愛遊歷和幻想,嶄露頭角受到賞識,最終通過創作系列大膽而新穎的童話,作品提升到全新高度,因被廣泛認可而成名,至今被譽為寶貴的人類共同遺產。

  華人教會普遍對信仰理解十分保守,文字寫作和出版多偏重聖經釋義和教理解釋為主,藝文小說創作極其有限。猶幸近年好些有識信徒和教牧,推動鼓勵信眾親子閱讀繪本,從生命教育角度正向思考其與生活和信仰的關連。有些學校和堂會圖書部更決心定期採購相關圖書典藏,豐富學童和信眾閱讀。際此「國際兒童圖書日」來臨當下,筆者期盼教會除能推動兒童閱讀外,更應積極考慮有計畫和持之以恆地獎勵兒童讀物創作和出版。誰敢說安徒生不就在我們當中?

  陳培德(德慧文化執行長)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