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舊約看寄居意義
 在世活出寄居者倫理


3063 期(2023 年 5 月 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神學院已於4月28日舉辦「上行寄居族——從兩約重述列祖故事看寄居意義」講座,由該院聖經科副教授李雋博士、該院聖經科助理教授張明光博士擔任講員,分別從新約和舊約看寄居身分,回應基督徒在世寄居時應如何自處。

  張明光博士先從創世記說起寄居身分,寄居身分始於耶和華叫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往所指示的地方去。後來,耶和華叫以撒維持寄居的身分,不要到埃及,要住在所指示的地方並作寄居。但亞伯拉罕幫以撒娶妻時,強調不要迦南人,要娶回本族的人,因為彼此有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張博士認為今日信徒即使留港,都需要面對同樣的挑戰:「今日香港裏面出現許多差異,不論是價值觀或是生命取態,我們能否受得住當中張力,在其中被同化,還是活出不一樣的生活?」

  他續指,民族的定義分為根本論者、溫和根本論者、工具論者三種,而聖經中對民族的描述絕對不是根本論者,因亞伯拉罕有本族本家,但去了新的民族中寄居,「基督徒同樣不是一出生就是被揀選的族裔,我們是溫和根本論者,有認信的過程,才成為新的民族。」他指,寄居者的目標是等候承受應許,寄居只是通往應許的過程,當中需要經歷許多困難,耶和華甚至對亞伯蘭說,需要寄居苦待四百年,等到第四代才能回到本地。

  他認為,以色列人將寄居經驗轉化成民族基因,造就出一套寄居者倫理。他們因作過寄居者,而明白寄居者的處境,故主張公平,使用同一典章、同一標準審理案件;又關注弱勢者,不摘盡葡萄園的葡萄、收割莊稼時亦不割盡田的角落。他指,這些倫理觀念源於他們明白凡物皆主賜,萬物都不屬於自己,單單感恩領受,不執着過往,以至對在世生活更高層次的理解,「用上帝所交託我們的資源,去補充缺乏的人之需要,幫助軟弱羣體,公平對待他人,不為自己謀私利,甚至為求公平,不介意自己有所損失。」

  李雋博士則提到,創世記四十七章九節雅各對法老說「在世寄居」, 「在世寄居不單是地點,更是整個人生都是寄居……他們即使到達應許之地,但從來沒有真正『落腳』。」直至新約希伯來書有更清楚解釋,指他們嚮往的地方是在天上,真正家鄉並不在地上。

  她續回應今日的寄居者應如何自處。她指,「不知所往」是寄居的第一特色,甚至會死在一個不熟悉的城市裏,但都是上帝所給予的,藉着無把握的際遇與人同在,這也是希伯來書第一個關於信心的功課。其次是「旅於異地」,她認為在當下聚散無常的世代,就如居於宿舍,一切都是過眼雲烟,愈早清醒過來,就不再需要被所擁有的物質困擾。最後是「所慕在天」,她提到演員關繼威經歷三十多年的苦楚委屈,方磨練他勝任演出的角色,奪得今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後李雋博士向會眾提問:「如果有一個角色能夠參與拯救世人,但最終只得一個觀眾,當中要等待三百年,甚至三千年,也要承受飄泊、苦楚、磨難、挑戰,你是否仍願意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