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出息孩子的玩藝


3038 期(2022 年 11 月 13 日)
◎ 散文 ◎ 娜思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魯迅的〈風箏〉,形容他弟弟幼年時愛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 …… 是笑柄,可鄙的。」他粗暴地將弟弟的蝴蝶風箏摺斷,擲在地下,踏扁了。

  從小在教會的氛圍長大,卻愛讀魯益師式的寓意故事,在聖經課留白的內容中添加天馬行空的想像,點染曲中筋節,但我的教會則從不認同。高中畢業後,曾參加過聖經故事創作課程,寫過一些從聖經勾勒聯想出來的故事,頗受當時導師的讚賞。可是,不久就被牧師勸退。

  「這世界非我們的家,故不要貪愛這世界。」牧師以很嚴肅的神情向我說道:「聖經有講的,你要好好用心學習、聆聽,跟隨師長以正意解經;聖經沒有講的,千萬不要胡思亂想,或嘗試展釋,務要從世界中分離出來,掙開感性的桎梏,免得受世界靡爛思想所污染!」牧師的勸喻我雖然不全然明白,深信也是為了我的好處着想,縱是不捨,無奈也只有順服遵從,離開了創作班。

  後來接觸到以舞蹈詩歌來演繹信仰的團隊,打從心底裏便愛上這種讚美主的表達方式。喜怒哀樂其實是很豐富的,我感覺到舞蹈是藏在靈魂裏的語言,跳舞就像是用肢體步法去夢想,每個動作彷彿是內心裏的頌讚詞匯,組合連串成絕美的詩篇。

  可能這也是「沒出息孩子的玩藝」,長執們並不贊同在教會攪這類非傳統性的活動,免得招惹世俗。後來發現詩歌舞蹈班有吸引坊眾進入教會的「功能性」,那就試辦下來。

  不久,整座城市陷入籠罩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困擾中。教會被定性為表列的規管場所,大部分活動要順服地被迫停止下來,場地當然是嚴格地被「落閘」。崇拜、團契等活動尚可在網上進行,但注重微細動作舒展的舞步脈搏,卻十分困難,令人苦惱。

  可幸,附近一所規模較大的教會,可靈活地調動地方,亦願意支援其他教會的活動。於是,我們舞蹈班便如找到迦南美地般雀躍,進駐這借來的地方,繼續學習。

  萬料不到,借用場地不久,卻遭牧師突然的「約見」,事情竟就此鬧大。我被執事會指控犯了嚴重的大錯,罪名是私自帶同教會的羊羣,到別的教會參與活動,令教會的羊羣可能「流失」。懲處是勒令我暫停教會一切的事奉,以待觀察。

  魯迅到了中年,在〈風箏〉中作了一段自白:「我不幸偶而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纔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弟弟)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成鉛塊,很重很重的墜下去了。」

  近日疫情轉緩,教會一切都恢復了正常。如常的敬拜、聖餐、團契、事奉。

  我一直受教導着要「順服」。這時,我還能希求甚麼呢?我的心只得沈重着,只感到一陣寒冷的悲哀。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散文】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