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書館借來一本關於印第安土著寄宿學校的圖書,閱後感慨良多,加拿大以包容多元著稱也曾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幸好,他們仍能勇於承認,而且願意作出道歉賠償,肯直面自己所犯錯誤,總比死不認錯的好。
在歐洲殖民者來到加拿大之前,印第安土著的先輩居住在這片土地上超過千年,以居住地區分成六個主要部族,住沿海的以捕魚為生,住林帶的以狩獵過活,住北部寒帶的順應自然環境存活,還有土著婦女與歐洲移民通婚生下的混血兒女形成Metis,都安居於加拿大的土地上。
當大量歐洲移民湧入時,印第安土著還教他們如何在這豐饒的土地上獲取食物,譬如怎樣伐木,怎樣從楓樹上榨取糖漿,只是,貪得無厭的殖民者很快就反客為主,成了這片土地的統治者,反過來立法限制印第安土著的權利。
這的確是加拿大一段非常黑暗的歷史,不過,那是十九世紀初期,殖民主義席捲世界,那時候,正是「誰大誰惡誰正確」的野蠻時代,侵佔領土驅趕土地上原住民勢所必然。
更甚的是,殖民者在霸佔印第安人土地之外,更訂立法案,硬要土著子女離開父母族人,入讀由教會主辦的寄宿學校,這樣硬生生地把人家的文化根基摧毀,完全違反人道。寄宿學校直到1996年才正式全面關閉,害苦了多少土著孩子,摧殘了多少土著家庭。難怪,近年復和之聲不斷,卻始終未完全達到目標,要修補裂痕,談何容易!
不過,勇於自省的加拿大人總算是踏出了重要一步,無論是負責開辦寄宿學校的教會、負責執法的警察部門、與及政府當局先後公開道歉,深信走向復和應該有實現的希望。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