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13 期(2016 年 8 月 21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近月傳來許多令人傷感的消息:本港一個四人家庭在北海道自駕遊,途中汽車失事,一名三歲男童身亡;一對香港夫婦在澳洲塔斯曼尼亞自駕遊,丈夫在高速公路下車拍攝風景,被路過的四驅車撞倒身受重傷;另一輛旅遊巴士滿載香港團遊客在往潮汕途中失事,一名香港男士要截肢;亦有不少在海邊賞浪或摸蜆而被大浪捲走,或在炎夏行山而中暑死亡。
人生總有一些意外,但總不能因而輕忽自己的警覺性和危機意識。這一代香港中、青年生於豐裕安定的日子,不少由菲傭襁褓長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漸次培養出一份自我中心的思想,我喜歡怎樣就怎樣,哪管別人的看法或周遭的環境。
上一代的人倒不是如此,他們生於憂患,或至少成長於貧窮及較難的日子,因此心中常有一份「保命」的意識。例如乘搭飛機,會選擇信譽良好的航空公司;坐旅遊車,立刻繫上安全帶,及選坐較安全的中間位置;入住酒店,總會留意走火通道在哪裏,臨睡前也一定會繫上防盜鍊。
年輕一代多會嘲諷這些行為「老土」,視之為大鄉里出城。新一代不單喜歡自由行,更加熱衷於自駕遊,一家大小租輛汽車周圍去,他們聽不進「人生路不熟」這個道理,又不為意自己在香港也只是Sunday driver,而駕得最遠的路程只是由九龍入天水圍那大半個小時。
生活於此亂世,古老的智慧有時反而更加中用。人生不是迪士尼樂園,樂園裏的所有遊戲都經過嚴格測試,出意外的機會微乎其微,所以你只要夠膽就可以放心玩任何一款遊戲。但現實的人生卻從來沒有保證,每件事也可能出意外,所以你必須為自己的安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