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期教會迅速發展
 借鑑今日機遇與挑戰


3021 期(2022 年 7 月 1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中國神學研究院已於7月4日舉行「翻天覆地——從初期教會發展看今日教會的機遇與挑戰」公開講座,由該院周永健教席教授(聖經科)張略博士、趙叔榮.霍佩芳教席教授(神學科)李耀坤博士,及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雅斤堂堂主任陳傳華牧師擔任講員。

  張略博士分享研究初期教會發展的洞見,他指出,據估算在公元40年,基督徒人口只有一千人,僅佔羅馬帝國人口0.0017%;但至350年,基督徒數目已達三千四百萬,佔人口56.6%。他歸納初代信徒增長迅速的七個原因,第一是教會的使徒性,使徒除了熱心傳道,即使當時交通不便,路途危險,仍有巡迴傳教士趕鬼醫病;第二是教會的大公性,超越國家種族、性別和社會階級,在父權的希羅社會,女性在教會的地位相對較高,而且教會反對離婚、亂倫、通奸、一夫多妻、殺女嬰等。

  第三是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多是樂善好施,守望相助和自我克制,又照顧孤兒寡婦,甚至照顧瘟疫病人,與殉道無異;第四是有效的教制和卓越的領導,使教會發揮到一定功效。第五是逼迫造成教會增長,當時逼迫包括針對基督徒羣體的誤解,例如行法術、殺嬰孩、食人肉等;以及因基督教的一神信仰,基督徒拒絕君王敬拜又不參軍,嚴重危害羅馬政權的安全;至公元303年,羅馬皇帝將基督徒聚集的地方和聖經燒毀、囚禁領袖施以酷刑,並將拒絕向羅馬神明獻祭者處死,「基督徒的血就是種子,殉道沒有帶來震懾作用,反成見證,發揮宣教作用,令教會迅速增長。」最後兩個原因是穩定的大圍環境,以及上帝的工作。

  初期教會學習接待 放膽講論上帝的道

  李耀坤博士回應指,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一直在大國博奕中,成為中西方的橋頭堡,各取所需。自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對外建立政治和經濟聯盟,對內改由愛國者治港,又通過國家安全法等新政,加快打造新香港,他認為:「香港正在急轉彎,轉軌過程香港社會經歷很大,是流離及失序的過程。」他續言社會氛圍轉變,當中包括公民社會急劇萎縮、思想言論空間收窄、移民潮再現、精神健康欠佳、貧富懸殊持續惡化。

  轉變同時帶來了信仰挑戰與機遇,李博士認為初期教會縱然在灰暗中但未有被打垮,值得香港教會借鑑學習。他指,初期教會學習接待,對非信徒作照顧病疾等慈惠工作,並視之為福音機遇,他提醒:「接待不是事工,而是價值。今日教會有很多慈惠事工,但是否只是功能化,與我們的生活無關?」

  李耀坤博士又言,初期教會即使面對壓力,仍放膽講論上帝的道,也期望鄰舍回應,不怕辯論,樂於聆聽鄰舍心中疑問。最後是初期教會的信徒無愧良心,他提醒信徒要小心勿隨波逐流,勿為工作而闖出大禍,墮入平庸之惡,「在價值失亂的時代,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新常態下助燃使命 不限地域廣傳福音

  陳傳華牧師直言,信仰一直千瘡百孔,美國雖然聲稱是基督徒國家,卻每年銳減1%信徒,Barna研究更指出十個自稱基督徒的人中,只有少於一位有重生的標記;據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數據亦發現,2014-2019年成人崇拜人數下跌11.9%,少年崇拜下跌16.5%,加上移民潮,影響相信更甚。

  他認為過去教會失去焦點,偏離首要使命,新常態下使徒性或使命性可成為教會的燃料,教會可以發展微教會等出路。他又指,教會過去簡化基督徒的生活,也沒有清晰目標和路向,他分享有信徒即使移民英國,仍透過款待新到埗香港人,讓人經歷福音而信主,「無論在哪裏,復興福音不單止是人數,而是傳福音。」初期教會信徒正是藉着愛神愛人,讓人看見不一樣的見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