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耕耘者們


3021 期(2022 年 7 月 17 日)
◎ 天地人和 ◎ 方鈺鈞、林慧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文:方鈺鈞、林慧琪
圖:受訪者提供

  「主,為你的恩典,我要滿心感謝, 由泥內生機,到變幻天氣,讓這世界各樣完備。」—《以感恩為祭》

  你知道泥土藏着甚麼嗎?漆黑的地底會發生甚麼事情?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在《勸學篇》提到泥土裏的一種生物:「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螾,即蚯蚓。生物學家達爾文在1881年出版的《腐殖土的形成與蚯蚓的作用》(The Formation of Vegetable Mould Through the Action of Worms),形容蚯蚓看似卑微,卻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生物,無數的牠們改變了陸地。畢業於香港大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 (Ecology & Biodiversity)」學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羅文雪(Michelle)同樣好奇地下的世界,修讀博士時萌生鑽研泥土生態的研究,對象正是毫不起眼的蚯蚓,「牠們雖不會帶給人驚天動地的感覺,但是很可愛,很善良,也不像螞蟻和蜈蚣會咬人。」

  Michelle以為選擇了簡單的研究對象——泥土中體型最大的生物,容易尋找和觀察。後來才發現困難重重:看着一條條相似度十分高,看起來沒有特徵的蚯蚓,根本難以分辨;原以為很「粗生」的牠們,卻對土壤酸鹼度和濕度要求甚高,稍一不滿便逃走;牠們幼小,總有辦法從實驗室的箱子隙縫鑽出來,肌肉力量竟夠牠們把虛掩的蓋子撞開。那時她每天回實驗室看見遍地乾屍,無法成功養活野生蚯蚓,甚是沮喪,懷疑自己能否畢業。可幸她沒有放棄,積極向外求援,先後啟程往上海交通大學的蚯蚓分類實驗室和國立臺灣大學,分別學習透過基因辨認不同品種和解剖蚯蚓,學習其結構特徵。

  此外,蚯蚓「肥仔」亦幫了Michelle一把。有一次她和朋友夜行飛鵝山,途中遇上一條超過50厘米長的蚯蚓,牠比例偏粗,肌肉強壯,適應實驗室的能力較高。成功飼養牠數月,有助Michelle仔細觀察其生活習性,累積照顧野生蚯蚓的經驗,堅持她走下去。記得肥仔離世當天,Michelle是雙眼通紅。

  自1935年蚯蚓分類學家零星辨認了本地15種蚯蚓。Michelle研究數載,找到21種,兩張名單還不是完全重疊,譬如一種以香港命名的蚯蚓(Amynthas hongkongensis),文獻記載在黃竹坑出沒,但她尋遍附近和薄扶林一帶也沒發現,但科學上仍不能斷言牠已絕跡本地。「可能只是找不到、或是分類方式不同。」她解釋,由於蚯蚓不是社會性動物,哪裏有食物,牠們便會往那裏遷徙,不似螞蟻有羣落。有時,同一堆泥土或牛糞可以住上三、四種蚯蚓。

主的安排往往多新意

  認識大自然伴隨而來的震撼,最能夠引領Michelle進深信仰。她解剖蚯蚓時,打開牠的身體,作為環節動物其結構排列非常工整,牠們雌雄同體,交配時要找到彼此相對的雄孔和授精囊孔;到米埔考察時,目睹大批候鳥隨季節遷徙,一代又一代同樣依從相同的路線飛翔;成為母親,她深明胚胎是另一組基因,本來會和原主(母親)互相排斥,但神就設計了羊水分隔兩者……「傻的嗎?咁都諗到?無敵喎!」Michelle愈了解,愈覺得解釋不了。

  不過,回想大學時代剛識認基督信仰,Michelle閱讀創世紀第一章,反而感到信仰和她喜愛的大自然是對立,「七日不可能創造世界,進化論亦不是如此說」,還不時為此和基督徒男朋友激烈爭吵。然而,當她繼續鑽研兩者,閱讀《聖經生態學:重探人與萬物的關係》一書,她改觀了。經文提到創造天地,科學中也將地球系統分為不同圈層(Sphere):水體、大氣、生物和泥土。多次出現的「各從其類」和分類學中的「科、屬、種」有着相似之處——基因和身體構造可以鑑別出「同源近親」的品種。再讀創世紀,她看到「神的創造很有系統,有進程!」

  又有一次Michelle和朋友去西藏旅行,在世界之巔喜瑪拉雅山觀看日出。佇立俯瞰宏偉的穹蒼,念天地之悠悠,獨自感受着大地的寧謐,感受上主正觸摸她內心深處,真實經歷神的同在,淚水不受控地湧出來。自此,她經常在創造中、在野外環境靈修,遇見造物主。萬事萬物微細的調配,都讓她晝夜數算上主的作為。足證生物背後都有上主的作工,科學方法正好用作解釋,揭示創造的奧妙。

蚯蚓百科

看着不起眼的蚯蚓在大自然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牠是分解者,透過進食和排泄,加速分解大自然中的枯枝落葉和有機物,使泥土更肥沃,是有機農田的常客,化學肥料則會殺害牠們。牠們把有機物氧化而排出的碳固定在泥土裏,減少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作為食物鍊中最低層,蚯蚓是許多物種如雀鳥、蜘蛛、野豬的食物,支撐整個食物鏈。Michelle眼中的牠們又是如何呢?

  一、常被人忽略:牠們常埋藏在泥土裏,沒人留意。相對之下,介紹雀鳥或地上的植物資料則非常多。

  二、可愛:它是結構原始的生物,智慧不高、動靜不多,但放在手上,看着它強健的肌肉爬着爬着,感覺很療癒。牠們鑽入泥土和排便的過程同樣各有巧妙。

  三、低調地做實事:蚯蚓多數啡啡黑黑,沒有眼睛、鼻子、手腳,像一條皮帶,毫不引人注目。每天生活在黑漆漆的土壤中默默移動,形成管道,改變泥土結構,使其疏水和透氣,同時成為其他動物的家,對生態十分重要,有「生態工程師」的美譽。

愛閱讀

一、香港生態情報(The Ecology and Biodiversity of Hong Kong)

  著:杜德俊 (David Dudgeon)、高力行(Richard Corlett)、漁濃自然護理署

  出版:、三聯書店

  兩位本地重要的生態學家介紹香港淡水及陸棲生境的生態,誠意獻給對本地樹林、河溪、灌叢、草地和野生生物有探知興趣的讀者。由於市區和農耕低地是受到高度管理的範圍,與我們介紹的半天然高地有根本的區別,所以並未納入本書範圍;不過,香港的陸棲及淡水生境尚有許多等待發掘的奧祕。

二、台灣常見蚯蚓、蛭類圖鑑

  作者:賴亦德/ 陳俊宏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蒐集台灣常見的39種蚯蚓和13種蛭類。讀者只要帶着它及適當工具便可馬上開始蚯蚓和蛭類的觀察研究。作者又從研究的歷史、採集方式、觀察重點、標本製作與保存到詳細的物種介紹,完整描繪台灣常見品種的外觀特徵、生態習性與分布地區。Michelle希望這書成為她的小目標,有一天可以把香港的蚯蚓介紹給本地讀者。

三、《聖經生態學:重探人與萬物的關係》(The Bible and Ecology: Rediscovering the Community of Creation)

  作者:包衡 (Richard Bauckham)

  譯者:柯美玲

  簡介:作者透過聖經研究,發現人類和受造世界的關係遠超於創世記第一章提到的管轄權。為了重建合乎聖經的生態學,他帶讀者瀏覽約伯記、詩篇和福音書中對受造萬物的描述,以及神對整體受造界的旨意;人類要成為生態好管家,需要先體會自己乃是受造羣體中的一員。他更提及「第二亞當」人子耶穌來到這世界,不僅刻意親近罪人,也刻意親近野生動物(可一13):原來,祂救贖所成就的和平,是包含人與萬物的和平。祂復活所重生的生命,是萬物與人的盎然生機。

動起來!給信徒關愛受造世界的操練

一、放下自己,學習感恩,欣賞大自然的美。別隨意把大自然的蝦蟹、植物帶回家,誤以為人類才能為生物提供最舒適的家和最好的照顧。

二、嘗試在大自然中感受當中的寧靜,體會人類的渺小,是最直接與神相交的時刻。

三、了解大自然,學習相關知識,當你愛上她,自然想保護她。

四、停下來一分鐘,觀察一條蚯蚓如何鑽進泥土,體驗上主美妙的創造。>

[本文由基督教協進會生態關懷事工「人間學苑」提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