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中之福


3049 期(2023 年 1 月 29 日)
◎ 釋經講道 ◎ 陳培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顯現後第四主日

  彌六1-8;詩十五1-5;林前一18-31;太五1-12

  三十六年前的農曆年初四,那時筆者還在唸神學,在母堂實習獲安排新春講道,經文正是這段「登山寶訓」卷首語,是最應景「八福」。由於當年筆者宣講經驗不多,內容又着實豐富,結果是大大超時才草草完結講道。

  馬太福音有五段明顯地經由福音書作者整理斧鑿過主耶穌教訓的記載,刻意把基督「論福」的教導放置在五篇之首,又是在主耶穌傳道的開端(四17),初召門徒之後(四18-22),足見其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五章一節告訴我們,在場有聽道的人和門徒,教導對象泛指所有信主的人,是天國子民質素的說明。「福訓」原句都是以希臘文「有福了」(英文是blessed或happiness)為句首,是上帝賜予的福氣。這是主耶穌教導的「福訓」,蘊涵着極深、極奧妙的道理!人若認真辨識,果敢選取,最能討上主喜悅,這樣的人生也是最有福氣的。

  八個「福訓」,殊不簡單,每個都有很深屬靈意義。依次簡述:「虛心的人」有福(第3節),竟是指着那些「靈裏貧窮」(poor in spirit)的人,他們徹底認清自己「一無所有」(nothing),才懂得去接受上主的「所有」(everything),是故「天國是他們的」。「哀慟(mourn)的人」(第4節),原是指對己罪和世界的不公、不幸悲慟的人,這種人深懂世界敗壞的悲劇,上帝應許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第5節)對神、對人謙和,卻又能勇於面對責難和批評,把自己全然交託給主,上帝怎會不放心讓他們來「承受地土」?「飢」和「渴」是兩個很強烈的字,形容對「義」渴慕到快將死去的地步(第6節),上帝應許他們「必得飽足」!

  「憐恤人」(第7節)的字源與上帝的「慈愛」相關,是出於「感同」(empathy),樂於付諸行動去關切人,這些人「必蒙憐恤」。「清心」(pure in heart)就是有顆清潔的心,沒有污穢在裏面(第8節)。清心的意義還可以延伸為單一的心(single minded),和經煉淨雜質全無(purified heart),能與上主的心契合,到「必得見上帝」的境地。「使人和睦」(第9節)原文是「製造和平的」,這豈不就是耶穌道成肉身到世間的本相和使命,這些人「必稱為上帝的兒子」。「為義受逼迫」(第10節)是歷世歷代赤誠信徒的寫照,基督徒寧可受苦不背棄信仰,因忠於基督而喜樂,因深知「天國是他們的」。

  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在《登山寶訓研究》一書中,把從八個福訓分為兩組四種層面來對照,頗具參考價值。他認為前四福是天國子民的態度,後四福則是生命的表現和流露;四層面順序是對己、對罪、對人和對上帝。

  主耶穌教導的「福訓」是真福,與世上的「福」不可同日而語。他更提醒我們「福訓」具備雙重特性:一是神人關係之所賴──「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太五17);二是末世路向標定──「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

  《晏子春秋》有個比喻:「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原來,淮水地域有着很特別的生態,生長於淮水以南的橘樹或橙樹,會長出真正的和鮮甜的橙。若生長於淮水以北的,雖外表仍是橙的樣子,卻會長成為又酸、又澀、又苦的枳。

  「八福」才是世上真福界分準則所在,豈容錯判!

  陳培德(德慧文化執行長)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

【閱讀與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