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教育(三一拯救的歷史:聖道、聖禮)
(三)在歷史中反省


3060 期(2023 年 4 月 16 日)
◎ 牧心世情 ◎ 吳志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教會在歷史裏對三一神的認識和教育,可以從初期教會面對異端,東西方教會也整理出《信經》(Creed),成為幫助弟兄姊妹對三一神的清晰表達,免陷於對真神的無知誤解而得罪神。對於初期教會面對父、子、靈的位格、本質的理解參差,加上對耶穌的神、人二性的錯誤結論;神透過東、西方教會的努力,使異端邪說不能再影響誠心相信耶穌基督的人。

  中世紀的教會時期,教會的教育因着基督教已成為歐洲各國的核心共同信仰,漸漸教育的資源便呈現於經院哲學,透過理性的思考與強勢的辯證推論,將神學與哲學融匯為當時教會的教育方式。信仰需要思考、容許人腦袋的工作參與,為要使人對三一神有認真的尋求,應該是學習的美事。不過,教會教育對「相信神」與「研究神」的確需要小心謹慎,否則人腦袋的理性,便將創造萬物的神,推算為可被放在手術臺上的解剖對象。後來出現的新教宗派,有使用《信經》來澄清所信的內容,不將神放在被研究的角色,反而成為弟兄姊妹的在教會被培育對三一神產生敬畏之心。

  近代教會,仍尊重《信經》的幫助,但同時因應世界的變化,修道院衍變而有後來的大學出現。當大家在各種學科的學術研究漸漸成熟,也豐富了新教不同宗派對自己信仰實踐的羣體,從《信經》引伸而描述自己宗派/堂會的《信仰宣言》。這些宣言也結合了宗教改革期間,不同神學立場的思考,而建立不同神學踐行的宗派/堂會。原來,教會對認識神的教育,是在歷史裏從面對異端(他者),到理性思考及整理羣體經驗而建立(自我);實在願神幫助眾教會,我們更謙卑地讓聖靈從不同的他者,及自我的成長裏,可以更深、更多及更真的認識神、相信神、跟隨神。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